sp; 到目前为止,
邓绥对家人的约束十分到位,邓氏子弟也姿态恭敬,诚恳用事。
为了响应皇后提出的“节俭”口号,他们还是第一批缩减府内支出,精简仆从、简朴衣物的官员。
家中有不肖子孙闹出事端的,也多被长辈压着,前往朝廷有司惩处。
也不像王莽那样,为了邀名而做出激烈到超越国法的事情来。
倒是一副完全不同于王氏、窦氏的模样。
皇帝也很欣赏邓氏子明智的行为,时常要求如梁氏等其他外戚,向前者学习。
及至秋季,
皇帝的少子降世,是一个看上去还算健康的男婴。
皇帝抚摸着他的胎发,感受着他的体温,觉得这孩子的身体应该会比长子刘胜好一些。
联想到大汉,
联想到自己的血脉传承,
皇帝便给孩子取名为“隆”,也是昌盛的意思。
但很快,
皇帝又下令,将孩子抱出皇宫,送到民间抚养——
他先前夭折的孩子实在太多,再怎么不信鬼神,如今也是不得不运用民间的智慧,来为子嗣祈福。
考虑到妃嫔在别宫养胎,一直没有出现意外,
皇帝便更加相信某些“取得贱名,压一压过盛的福气,让孩子不至于招来脏东西的觊觎”的说法。
虽然他前面送到民间的孩子,也不见得活下来,但希望总归还是要有的。
感受着体内升腾的气血,以及近来针对豪强政令的顺利推行,
皇帝心中有些高兴,觉得也许自己跨过三十岁这道坎,会时来运转。
但很快,
他就没机会这么想了。
那生下小皇子的妃嫔产后一直恢复不好,产时也丧失了太多血气,即便再怎么照顾,终究还是死去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