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壶茉莉花茶,跟街坊邻居聊天。
那时候的阳光很慢,茶香很浓,连风里都带着淡淡的茉莉香。
后来外婆走了,老街拆了,那股茶香却一直留在她心里。
这些年,她省吃俭用,攒了点钱,加上儿子上大学后不用再花那么多钱,刚好够盘下一个小门面。
门面在一条老巷子里,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原来是个修鞋铺,老板年纪大了,回老家了。
张岚租下来的时候,墙皮都掉了,地面坑坑洼洼,窗户玻璃还有道裂缝。
她没请装修队,自己买了涂料,刷墙;找周建国的徒弟小李帮忙铺了地板;又去旧货市场淘了桌椅板凳。
每天忙到浑身是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她觉得比在市上班开心多了。
有时候累了,她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巷子里来往的人,听着隔壁裁缝店的缝纫机声,心里踏实得很。
周建国知道她要开茶馆后,跟她大吵了一架。
“开茶馆能挣几个钱?还不如你在市上班稳定!”
他吼道。
“我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张岚平静地说。
“喜欢能当饭吃?周磊还没结婚,以后买房、彩礼不要钱?你就这么自私!”
周建国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张岚心上,但她没退缩:“周磊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能管他一辈子。
我也活了四十年了,想为自己活一次。”
周建国气得说不出话,摔门而去,第二天就搬去了工地。
张岚没心思管他,全身心扑在茶馆上。
她给茶馆起了个名字,叫“槐香居”
,纪念外婆家的老槐树。
她学着外婆的样子,买了茉莉花茶、碧螺春、铁观音,还自己做了些小点心,比如绿豆糕、桂花糕,都是小时候外婆常做的味道。
开业那天,没有放鞭炮,也没有请亲戚朋友,就隔壁裁缝店的刘阿姨送了一盆绿萝,修鞋铺的老杨师傅送了一副手写的对联,上联是“茶烟袅袅香盈袖”
,下联是“岁月悠悠暖在心”
。
张岚把对联贴在门上,看着阳光照在绿萝的叶子上,心里暖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业第一天,没什么客人。
张岚坐在柜台后面,泡了一壶茉莉花茶,慢慢喝着。
下午的时候,进来一个老太太,头花白,拄着拐杖,看了看菜单,说:“小姑娘,给我来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
张岚笑着说:“阿姨,我们这儿的茉莉花茶都是明前的,不贵,您坐。”
她给老太太端了茶,又递了一块绿豆糕。
老太太尝了一口绿豆糕,眼睛亮了,说:“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
张岚说:“这是我按我外婆的方子做的,您要是喜欢,就多吃点。”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外婆也爱做这个,可惜啊,早就不在了。”
那天下午,老太太跟张岚聊了很久,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喝茶,后来老伴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家里就她一个人,没事就出来溜达。
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