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身后的实验台,散落的零件滚了一地,“这不可能……你是谁?恶作剧?还是……”他猛地想起2020年的人影、2022年的草图碎片,心脏突然狂跳起来,“你是……从未来来的?”
叶云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了第一件东西——一个巴掌大的平板电脑,屏幕亮起时,首先跳出的是2082年沪市的天空。
灰黄色的云层压得很低,摩天楼的玻璃幕墙蒙着厚厚的尘埃,地面上看不到一点绿色,只有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戴着面罩匆匆走过,背景里隐约能听到空气净化器的嗡鸣。接下来是亚逊雨林的照片:曾经的“地球之肺”变成了一片龟裂的荒漠,干枯的树干像白骨一样指向天空,远处的化工厂还在冒着黑烟;最后是一张特写——实验室里那几株苟延残喘的薄荷草,叶子上布满了褐色的斑点,旁边的检测仪显示着“氧气浓度19%”的红色数字。
“这是2082年的地球。”叶云舟把平板递过去,声音平稳却带着重量,“植被覆盖率只剩10%,亚逊在2070年彻底变成荒漠,家里的薄荷草——就是你现在培养箱里那几株的后代,最后一株在2078年枯死了。氧气浓度降到19%,每一口呼吸都带着颗粒感,爷爷,这就是你放弃后,未来会变成的样子。”
年轻叶云天的手指颤抖着接过平板,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照片。他认得沪市的摩天楼,认得亚逊的轮廓,甚至认得那几株薄荷草——那是他2022年从老家带来的种子,一直小心养在培养箱里,怎么会……他猛地抬头,看向培养箱的方向,玻璃罩里的薄荷草还带着新鲜的绿色,可屏幕上的枯萎模样,像一把刀扎进了他的心里。
“你说……爷爷?”他抓住了这个称呼,声音发紧,“你到底是谁?”
叶云舟拿出第二件东西——一本深蓝色封面的日志,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印着“叶云天实验记录”,边角已经磨损,正是老年叶云天一直带在身边的那本。他翻开日志,翻到2025年6月18日这一页,指着上面一行用红笔标注的小字:“数据卡×2,藏于207实验室储物柜夹层,左数第三格,需拆面板。”
“这是你未来的日志。”叶云舟把日志递过去,“你现在是不是在找两张缺失的数据卡?第271次实验失败,不是因为你的理论错了,是因为你没找到这两张卡——里面记录着接收盒的最优参数,还有能量缓冲装置的改造方案。经费停了,你以为是自己走了弯路,其实只是差了这一步。”
年轻叶云天的目光落在日志的字迹上——那是他自己的笔迹,只是比现在更苍老、更有力,连标注重点时习惯画的小圆圈都一模一样。他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日志封面的烫金字,指尖能感受到磨损的痕迹,那是几十年时光留下的温度。
“还不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作为科学家,他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就算日志是真的,照片是真的,你怎么证明……你和我有关系?”
叶云舟从钱包里拿出一张身份证,递了过去。身份证的正面是他的照片,反面的“家庭成员”一栏里,父亲的名字写着“叶承宇”,祖父的名字写着“叶云天”。最关键的是,身份证的右下角,刻着一个极小的家族印记——那是叶家代代相传的“云纹”图案,只有米粒大小,刻在金属边缘上,年轻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