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笔钱是用来购买西装、衬衣、皮带、皮鞋等衣服费用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天,足够你去定制一身西装,这200元的标准只高不低。”
作协财务部,刘一民在作协的同志带领下来到了财务部,财务人员递给刘一民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崭新的钞票,刘一民当面数了数,确认无误后签上了领取的名字。
对方看刘一民签完名字,又递过来一个信封,这次的信封里面很薄,正准备打开看,作协的同志道:“这是证明,要不然不会给你做西装,到了店,出示这个证明就行。”
“多谢您了!”
“不客气,你做一身好的,要是下次再出国,那就只能领一百块钱的置装费了。”
刘一民又打听了一下能做西装的地方,大街上卖的都是中山装,刘一民对燕京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做西装的店在哪儿。
“红都服装店,他们只制作西装,其余的衬衣、皮鞋、腰带都需要你自己跑着买,这是一趟辛苦活,你最好找一个熟悉燕京的朋友帮你一块,要不然几天下来你可能都凑不齐。”
说完,外联办的同志就离开了。
刘一民琢磨了一下,准备离开,刚走到作协的门口,又有人跑了过来,喊刘一民回去再领一笔费用,另外作协的领导要见一下他。
“这是200元的礼品费,代表团出去难免要互相赠礼品,所有的费用都在200块钱里面,如果超了的话,就需要自己另外掏腰包了。”
刘一民点了点头,至于送什么东西,他还真不知道。根据张广年的计划,到时候带一批样书出国,当做赠送的礼物。
刘一民又被带进一间办公室,介绍道:“刘一民同志,这位是作协的李记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张广年是作协的一把手,李记是二把手。
李记梳着老干部头,戴着眼镜坐在书桌前,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看到刘一民后,李记笑着摘掉了眼镜,起身笑道:“看谁来了,我的小老乡来喽!”
“李老。”刘一民打招呼道。
“坐,不要拘谨,咱们是老乡,说豫省话,听着亲切。”李记是豫省南城唐河人,两人确实是老乡。
“你加入代表团,任务非常重,出国一切都要谨慎,作协和文联是很相信你的,希望你的这次法国之行,能够好好的起到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