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狼烟北平》大家聊了一个多小时,话题开始慢慢地转向燕京文学的发展上面来。
中间休息过后,研讨会继续开始。
“如何写出真正的老北平作品来,写出像《狼烟北平》这样好的作品出来?北平有什么能写?在老舍先生去世以后,如何继续发展以北平为基调的燕京文学。”
李轻泉作为主持人,提出了三个问题。
李记看向刘一民,说道:“谈起老舍先生,一民,你的《狼烟北平》什么时候演出?”
“万老师将首演的时间定在了1980年的一月一号。”
“嘶,看来万院长很看好这部剧,到时候我一定得去看一看。你们想看的也记着买票,一民可是把卖票的时间都透露给你们了!”
李记指了指在场的众人,一句话就让气氛轻松了下来,逗笑了一群人。大家都很识趣,也没人问刘一民要票。
王濛和宗谱作为两个老燕京人儿,讲了不少的老北平的事情以及燕京的习俗。
“燕京发生过的大事儿大家都知道,但不是燕京人,小事儿大家肯定也不懂。另外,燕京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讲究,在皇城根儿活了几百年,身上的那股子气不知不觉就给养了出来。
他给你说话劲儿劲儿的,端着架子,提着嗓子,这叫京味儿。老燕京人身上,还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在皇城根儿生活了几百年,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大事儿,似乎就比别的地方人看的开。”
王濛话音落下,宗谱接话道:“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身上经历过的事儿多了,他看的就开了。”
刘一民暗道,这两个一听话,就知道是地道的燕京人儿。
讲着讲着,不自觉地范儿就起来了。
艾清笑着说道:“我这个川蛮子来燕京的时候,我听着燕京人说话,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说话带着傲气,嘴里面跟塞了棉花似的。”
刘一民乐了,轻轻地鼓起了掌。
研讨会开到最后,李轻泉让刘一民起来发言。
艾清又说道:“跟燕京人比,一民是老京城人,《史记.夏本纪》里面记载,最早在夏朝洛城可就是都城了。老京城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