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城人,有趣有趣!”
“艾老,你这是拿我开涮呢!”刘一民笑道。
“说起开涮,可有阵子没吃涮锅了!”
“一会儿我请您吃!”
“哈哈哈”
笑完之后,刘一民说道:“每个地方都可以长出文学作品,今天既然是谈燕京,那就说燕京。燕京几百年风风雨雨。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燕京几百年,多少事情也都消散在风雨中。”
刘一民从小老百姓的生活到王公贵胄的生活入手层层剖析,讲了各个方面。
“燕京的几百年老字号,哪个背后不是故事。四合院里,埋藏了多少人的往事,传出过多少人的欢声笑语。四合院文学,大有可写!我本人就非常喜欢四合院,喜欢四合院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往事。”
说完,这次会议算是临近尾声。李轻泉让大家根据《狼烟北平》和《茶馆》等作品,结合刘一民和研讨会上所讲的,多写一写。
“四合院文学,嗬,一民讲的挺新鲜的!写燕京的作品还得是投稿到《燕京文艺》最正宗,万主席可是很关心《燕京文艺》的发展。”
曹禹现在是燕京文联的主席,提到“万主席”三个字,李轻泉特意看向了刘一民。
你老师都关心《燕京文艺》的发展,你这个学生不表示表示。
崔道逸低声不满地说道:“嘿,讲了几个小时,就最后这一句讲到了《燕京文艺》的重点上。”
众人正准备散场,崔道逸嘴角露出一丝恶趣味,站起来说道:
“既然是《狼烟北平》研讨会,自然应该人手一本《狼烟北平》,来来来,这是我自掏腰包赠给大家,《人民文艺》欢迎大家的投稿。”
刘一民脸色古怪,这是砸场子啊!
周燕如和李轻泉都黑着脸,当着李记的面也不好发作,毕竟这名文坛掌舵人现在负责着《人民文艺》。
崔道逸发到周燕如,笑着说道:“老周同志,《燕京文艺》开研讨会,我来送书,朋友做的地道吧,自掏腰包,可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周燕如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谢谢你啊老崔,你可想的真周到,一会儿我让财务的同志给你钱,这钱不能让你拿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