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勿忘人民(1 / 6)

    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刘一民敲了敲门,是韦涛开的门。

    “一民啊?你昨天去哪儿了?我们过去串门,敲了半天门没找到人!”韦涛笑道。

    “我刚去了一趟北戴河,这不,当地的同志托我给沈老带来的苹果。”

    刘一民举起手中的苹果,让韦涛看了看。

    “这香味一闻就熟悉,老赵种苹果是把好手,快进来吧。”

    堂屋内,茅盾拿着苹果闻了一下香味,遗憾地说道:“可惜喽,这么好的苹果,老了,什么好东西都是浪费。”

    “这个苹果放一放,是面的。”韦涛说道。

    茅盾怀念地点了点头,带着刘一民走进了他的书房。茅盾先生的书房在后院,书房的比曹禹的书房大,毕竟是四合院。

    里面摆设很简单,书房跟卧室连着,大书桌摆放在铁窗旁边,书桌上放着书本资料和笔,上面打理的井井有条。

    笔架在右手边,依次是钢笔到最后铅笔和改稿用的红铅笔,曲别针和别针摆放的都有区别,用现在的话像是有强迫症。

    左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名慈祥老人的遗像,下面写着“我的妈妈,雁冰敬上。”

    “坐嘛!”茅盾说道。

    “您书房这么整齐?惭愧惭愧啊!”刘一民脸红地说道,不知道当时茅盾去他的书房是什么感觉。

    “哈哈哈,你不用在意,这是个人习惯,我习惯给每个东西放在该放的地方。你看看,这是写的序,老夏的写好了吧?”茅盾用手轻轻地擦了一下桌面,将旁边的草稿递给了刘一民。

    保姆进来端着两个茶杯,将一杯茶放在刘一民旁边后,又将杯子放在书桌旁,提醒茅盾该吃药了。

    茅盾转身从抽屉里将药拿了出来,几个白色的瓶子,要吃不少的药改善身体。茅盾吃完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像是又在感叹老了。

    茅盾写的序字体很清晰,仿佛是怕看不清。同样讲的也是第一次见刘一民,不过侧重讲了《追风筝的人》以及由此写出来的话剧《山高水长》。

    “我跟一民和他的老师、我的好朋友曹禹坐在书房里看《追风者的人。等我们看完后,一致认为故事新奇且精彩,背景深挖之下,更有可寻之处。我提及一桩鸦片战争时期的旧事,

最新小说: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我们[暗恋] 体育及其生存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