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北影厂的王严前几天来了一趟,关心地询问剧本的进度。
他们想今年就趁着后半年,直接把拍成电影。
看到本子差不多了,刘一民将稿子送到了北影厂。北影厂在回燕大的路上,现在叫太平庄,后来的燕京北三环中路77号。
这里是北影的第三个厂,刘一民给门卫打过招呼之后,门卫往里面拨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儿,王严就从厂里面跑了出来。
“一民,剧本好了?”王严一边跑一边说道。
旁边的门卫伸着头说道:“小王,这么大年纪了,还咋咋呼呼的,你还没这个小同志稳重。
小同志了不起嘛,这么年轻就能写本子!”
王严说道:“老黄同志,这可不是普通的小同志,这可是了不起的小同志!”
王严拿过剧本,迫不及待地蹲在路边看了起来,看完后就拉着刘一民朝里面走:“一民,我要拍这个剧本,我告诉你,这是我向厂里面建议的,剧本要是不给我我跟谁急!”
“你真这么看好这个剧本?”
王严停下来说道:“一民,有的电影好是当时好,有的可能经过很长时间后大家才能认识出来好,这叫余韵悠长,时间越长越有味道。我实话说,这部电影,就算一时大家不看好,放在数年后,十几年后,大家肯定看!你相信吗?”
王严认真地样子,真像有人问“你相信光吗?”
对于他这种说法,刘一民不否认,其实越是讽刺批判类的电影,生命力越强,当然不是说所有批判类电影,有些屁股歪的,大家骂还来不及呢!
刘一民握住王严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这我信!《驴得水》的深刻主题和荒诞的故事,足以支撑到大家了解愿意深入了解它。”
ps:今天起晚了,明天争取一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