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低头笑道:“再来!”
翌日,报纸上又出现了多篇关于《绿皮书》的评论,刘一民没有正面反驳,而是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绿皮书》在美国的销量以及美国一些报纸评论的摘选。
《花城》杂志的最新期,也趁机联系了在美国的朋友,拿到了几篇关于美国报纸评论,全篇刊登在了杂志上面。
其中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上面介绍了《绿皮书》自从在美国发表以来,引发的关注。
以及单行本发行以来,是美国当前最畅销的书之一。
【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绿皮书》】
【《绿皮书》犹如一束光,从历史照向未来:种族裂痕如何弥合?】
【种族的未来是爱和救赎……】
这些评论无一不在说,刘一民写的种族歧视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这铁证如山的事实,根本难不倒一些心向美国的人。
拿着杂志怒斥这是假新闻,是国内编造的假新闻。
走在燕大的校园里面,也有不少学生冲着刘一民窃窃私语。
来到中文系,严家炎递给了刘一民一个信封说道:“这是山大递来的邀请函。”
“什么内容?”
“山大从78年开始不是设立了一个美国文学研究协会嘛,他们想让你到协会去看看,去讲一讲课。”严家炎给刘一民科普了一下这个学会的来历。
这个学会是国内最早研究美国文学的协会,当时成立的时候,文化部和一些知名高校都派人参加了,燕大也去了。
“美国文学?关于美国文学除了海明威,我了解的还真不是很多。也就没什么要讲的,再说了,现在也没时间呀!”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说道:“这信函是山大的校长吴傅恒同志送来的,老同志了,拒绝是不是不太好?吴傅恒同志今年六月份获得了美国哈弗大学的法学荣誉博士学位,这可是咱们国内第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学者。”
刘一民看了看信封上的日期是11月底,于是再次拒绝道:“严教授,我真没时间,我得好好准备一下去美国的事宜,我要是没准备好,给燕大丢人,那可是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