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等写完这篇文章再吃早饭。”刘一民头也不抬地说道。
朱霖拿着鸡蛋轻轻地在桌角磕了磕,一边剥一边走到刘一民的身后看他写的是什么。
“真话究竟是踩了谁的尾巴,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区分开来,谁是‘心向’美国之人,谁又是.”
朱霖看完刘一民写的后笑着说道:“刘老师,早就该写了,徐驰同志前天还在《燕京日报》上替你骂了,不过徐驰同志可能是顾忌自己形象,欠缺战斗力。”
“老徐同志一把年纪了,你让他骂街那不是难为他了。”刘一民笑道。
“嗯,我知道。刘老师,鸡蛋已经给你剥好了,我先去上班了。”
“你路上慢点啊!”刘一民说道。
“知道啦。”
等朱霖走后,刘一民在房间里专心写起了文章。约莫到九点种,一篇战斗力十足的文章就写了出来。
对一些污蔑之言进行反驳,将批评的群体给区分开,团结大多数,批评极少数。
那些“心向”美-国的,刘一民可就没客气了,好一顿乱喷。
你去过美-国吗?你就反对我?闭嘴吧你,数典忘祖的玩意儿!
写完这篇文章,刘一民开始去写《横空出世》,稿子原本就已经写了约一万五千字左右,等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稿子的字数几乎快到了两万字了。
刘一民甩了甩有点酸痛的手走出了华侨公寓,骑着摩托车先来到《中青报》,将自己的文章交给了于佳佳。
于佳佳看着刘一民的样子,也忍不住问他去哪儿了。
“总不会是去沙漠里了吧?你这样子跟塞罕坝的同志们有一比。”
刘一民笑了笑,算是承认了。
于佳佳又说道:“这样挺好,以前啊,你身上文人气息太浓,现在这幅样子,多了几分英雄气。”
“按照你说的,我还得再晒一晒。”
“那倒不用,再晒一晒就认不出你来了,会以为是哪里的非洲同志。”
于佳佳开完玩笑,开始看刘一民的文章,看完之后说道:“估计你这篇文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