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文系和燕大的学生,听的第一堂课是爱国,毕业离开燕大时,最后一堂课也是爱国。】
临走的时候,学生们挤过来让刘一民签名,几个中文系的老师帮刘一民撑开了一个通道,让他率先走了出去。
严家炎扯着喉咙喊道:“中文系的学生不要急,你们大二的时候都能够听刘教授的课。”
刘一民走出教学楼,碰到了副校长季羡临。季羡临朝着噪音极大的中文系阶梯教室看去:“你们中文系搞什么呢,哎呀,你们一开新生见面会,别的系的学生都跑到你们系了,西语系等几个系老师比学生还多。”
“季校,这可不怨我们中文系,谁让别的系跟我们中文系同一天举办新生见面会的。”刘一民笑着说道。
季羡临无奈地说道:“瞧你们中文系牛的!你在比较文学论坛上的发言我看了,讲的不错。国内准备成立比较文学学会,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加入。”
“我知道了,季校,我先走了,人都出来了。”
刘一民打了一个招呼,就回到了办公室。季羡临在旁边看着跑出来的学生,甚至有人还喊了一句“老同志,别挡路!”
季羡临默默地站在路边等学生走完之后,看到了后面跟着的严家炎和吴组缃等人。
严家炎说道:“季校啊,你瞧这搞的,学生都来中文系了。您得给各系说说,约束一下学生,别总是跑我们中文系。中文系虽然有魅力,但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啊!”
季羡临深深地看了严家炎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背着手离开了。
9月15号,徐驰打电话通知刘一民到高知楼一趟。刘一民骑着摩托车直接从燕大来到了高知楼,心想应该是《宠儿》已经翻译完毕了。
到了之后,还见到了画家黄永玉。黄永玉也住在高知楼,对钱锺书极为推崇,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黄永玉穿着衬衣西裤,叼着烟斗的样子,让刘一民眉头一皱,本能地想到了已经回到美国的米勒。
“曹公的学生?一民同志,怎么不太欢迎我吗?”黄永玉疑惑地问道。
刘一民摇了摇头解释道:“没有,我只是从烟斗想起了美国剧作家米勒。”
“我还以为因为我给曹公写的信恶了你。”黄永玉笑道。
“老师对您的信很重视,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