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倒是还没有结。
刘一民傍晚去接朱霖下班的时候,两人一块到王府井的百货商场买了几件机器织的毛衣毛裤,还有棉服、大衣、羊毛衫给大哥大嫂和刘福庆、杨秀云寄了回去。
“大嫂怀孕坐月子得买点营养品。”朱霖看着手上的东西,觉得不够。
朱霖是医生,知道买什么对产妇好。买了几包高品质的红糖,加上豆粉一起寄了回去。
回到家,刘一民给朱霖做饭。朱霖在书房给家里写信:“刘老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刘一民头也不回地说道:“没有,你自由发挥!”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补充道:“你问问爹娘,家里还缺啥?”
“这不用问,他们肯定说啥也不缺!”朱霖笑道。
刘一民炒了一盘土豆炖牛肉和豆腐,砂锅里面炖着排骨。
“赶紧出来吃饭吧!”
时间终于来到了12月5号,一大早刘一民和朱光遣就跟着严家炎来到了北师大。
燕京大学和北师大算是同宗同源,燕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北师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
刘一民没有来过北师大,但严家炎和朱光遣是这里的熟人了,带着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北师大中文系的办公楼,找到了北师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李修生。
李修生目前正带领北师大中文系推动现代文学研究,跟燕大推广的教材不谋而合,可以说他们确实急需这样的一本教材。
燕大中文系号称天下第一系,但北师大在一段时间里,隐隐有超过燕大之势。燕大中文系有燕大十分之一的教授数量,北师大中文系有十八罗汉(十五位教授,三副教授)。
如果将两个中文系拟人化看待的话,两个中文系性格截然不同。
燕大中文系的教授能说会讲,思想活跃,敢开风气之先河,总是站在文学的潮流第一线。
但是北师大中文系就是沉闷的性格,注重文史结合,写文章注重有翔实的历史考据。
从他们中文系教授李修生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搞古籍研究的。
著名教授陆宗达出名的课程是《说文解字》,启功先生也是做古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