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诸多教授。
“刘一民同志,这是无形的旗!”
“既然是无形的旗,有没有我说了不算,你要是能看到那说明有,要是没看到就说明没有,交给读者去说吧!”
刘一民以一个玩笑,结束了对自己的采访。
记者离开之后,严家炎看向张龙祥和季羡临,对视一眼后朝下面宣布道:“同志们,这笔钱是给中文系的,怎么来的,大家想必也知道,刘一民教授替咱们从全聚德拉来的。
刘一民教授是个有功之臣呐,这笔钱可以改善咱们办公楼的条件,可以买来不少的教学用品。系里面本来准备奖励刘一民教授5000块钱,刘一民教授拒绝了,决定将这笔钱设置成奖学金,支持贫困学生和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业。”
台下掌声一片,朱光遣对着旁边的吴组缃说道:“一民这干的不错,五千块钱能资助不少学生了。”
“嘿,一声不响的干了一件大事。”吴组缃附和道。
张龙祥摆了摆手制止了下面的议论:“同志们,为了感谢刘一民教授的付出,学校决定将这笔奖学金设置为一民学业奖学金。每年在中文系大一至大三年级挑出8名学生予以资助,成绩优异者3名,奖学金为每年100元,家庭贫困者五名,奖学金为80块钱。
日后,中文系也将通过各种方式为一民学业奖学金继续注入资金,资助更多学生完成学业。”
中文系除了原先要给刘一民的5000块钱,又拿出了5000,总共一万块钱设立奖学金。
即使系里面只剩下一万块钱,装风扇和发补贴都足够了,教学资料方面只能少买点了。
张龙祥话音刚落,刘一民疑惑地看向了他。
季羡临笑道:“一民同志还不知道呢,一民同志也不要拒绝。我记得你以前在报纸上发过文章,用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文学奖可以提高文学奖的影响力。
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号召同学向你学习。同志们,鼓掌表扬!”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刘一民,一个个笑容满面。
1984年1月3号,燕京大学中文系一民学业奖学金正式成立。
会议解散之后,中文系办公室迅速贴出公告——《关于一民学业奖学金成立暨1983年度受资助学生评选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