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条克和罗马的贵族,也开始大量使用精美的青铜雕像、石雕和陶器等奢侈品来装饰他们的房屋和花园。
罗马帝国建立之后,各大城市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艺术市场,将艺术品收藏行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全民热衷、全民讨论、全民收藏,这一现象在奥古斯都和哈德良统治期间尤为明显。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罢黜之后,艺术品收藏随着中世纪的到来,陷入了长达八百年的沉寂。直到但丁、彼特拉克与乔托现世,文艺复兴的大幕开启,收藏行业才重新活跃起来。这一时期,现代博物馆在意大利北部出现,艺术收藏变得理论化、体系化,委托创作艺术品,或者购买大量古董收藏的行为,也开始与行为人的审美品位、学识渊博程度和社会地位产生直接联系。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曼图亚的冈萨加家族、乌尔比诺的蒙特菲尔特罗斯家族、费拉拉的埃斯蒂斯家族,当然,还有科莫的卢西尼家族,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阔绰收藏家。通过考古学家对古迹的发掘,手工匠人对古董碎片的加工与修复,以及委托艺术家进行希腊化文物复制等三种方式,这些家族不仅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继承者,也成为了新文艺的开拓者。
The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的教父。
世人赋予美第奇家族的这一历史评价,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后来者的收藏欲望。十六世纪,私人工作室、家族博物馆、商业画廊蔚然成风,专门服务欧洲最富有的一帮权势人物。十七世纪,整个欧洲,从最西边的伊比利亚联盟,到最东边的莫斯科公国,已经没有对艺术收藏无动于衷的君主、贵族和巨贾了。
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部长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法国最著名的红衣主教兼缁衣宰相黎塞留和马扎林、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威廉、西班牙王国的腓力三世与四世、第一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第十四代阿伦德尔伯爵托马斯-霍华德、英王查理一世,还有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这些伟大的政治人物,都不吝巨资进行艺术赞助和藏品收集,不光是在当世展现他们的财富与实力,更是为了让后世通过这些不会褪色的传世宝物,永远记住他们的声名。
当一种高端消费行为普及到这种地步,势必会引发涓滴效应——与金钱无关的涓滴效应。先是国王和贵族热衷,然后是银行家与商人效仿,再是想要跻身上流阶层的新晋富豪大举跟风,到了十八世纪,想要购买艺术品的人,已经多到无法让卖家一对一服务。
消费者必须聚在一起,争相竞价,以期自己挣来的财富,可以击败其他虎视眈眈的对手。人们很快发现,不只是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