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方闷哼倒地,还未起身,宋昭肘尖已如铁锤砸落肩井穴,顺势拧臂反扣。
另一人怒吼拔枪,盲射一枪打碎头顶照明灯,玻璃炸裂四溅。
宋昭借着爆炸声掩护翻滚侧移,将俘虏挡在身前作为人盾。
枪声再起,子弹擦过金属柜,火花四溅。
那人见无法锁定,转身就逃,脚步急促却仍保持战术节奏。
宋昭没追。
他按住俘虏颈动脉,确认晕厥后迅速搜身,手套脱落的刹那,一道暗青色纹身赫然浮现于左臂内侧——扭曲的蛇形缠绕着数字“14”,下方印着一行极小的拉丁文:真相藏于黑暗。
宋昭瞳孔骤缩。
这个标志,他见过。
十五年前城西灭门案现场,厨房灶台下压着一只烟头,包装纸印着同样图案。
当年此案被定性为仇杀,凶手至今未归案。
而那份物证,在案卷封存第三年莫名遗失。
现在,它出现在一名受过军事训练、奉命清除“回声”相关者的杀手身上。
他冷冷盯着昏迷的男人,脑海中飞速推演:灭门案受害者家属名单、基金会关联企业、近年异常死亡的调查员……一条看不见的线正缓缓浮现,贯穿过去与现在。
五分钟后,宋昭将人押送至纪委临时羁押点。
面对陈砚的追问,他只淡淡道:“依据足迹压深与重心偏移,判断其惯用左手,突袭时暴露破绽。”一字未提残响。
凌晨四点十八分,林晚的台灯仍亮着。
她指尖在键盘上疾驰,屏幕分割成数十个窗口。
被捕者手机中那个伪装成心理干预热线的加密分区,终于被她破解。
语音指令播放出来,机械女声平静陈述:“清除所有与‘回声’相关的物证接触者。”
她脊背发凉。
这不是简单的灭口,而是一套精密的社会性抹除系统。
她调出沈巍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