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核聚变技术领域取得的开创性成就!
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实现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工程化、实用化,为国家能源结构战略性转型开辟了清洁、高效、无限的‘人造太阳’之路!
此项技术,将彻底改写人类能源史!”
满头银的楚云天院士在掌声中稳步上台,这位华科院核技术总师,此刻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深深鞠躬,接过了属于他、也属于整个团队的至高荣誉。
“下面,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更高的崇敬,
“授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团队特等奖!
表彰他们成功建成覆盖全球、服务世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国之重器,惠及民生,泽被全球!”
“同时,”
主持人声音更加激昂,
“授予‘华夏空间站工程’团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表彰他们独立自主建成我国个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天宫’,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取得全面胜利!
天宫,是华夏儿女叩问苍穹的坚实平台,是建设航天强国、探索宇宙奥秘的里程碑!”
北斗团队和天宫工程团队的代表们集体登台,接受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敬意。
这是属于国家工程、属于集体智慧的辉煌!
三项重量级奖项颁完毕,全场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但所有人都知道,最重头的奖项,还未揭晓。
整个礼堂,乃至全国守在屏幕前的亿万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主持人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力量,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最后,颁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
“该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会严格评审,并报请国家批准,2o2o年度华夏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
他微微停顿,目光投向台下那个身着将星戎装的身影,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
“陈羽墨同志!”
轰——!
如同海啸般的掌声!
所有的镜头瞬间聚焦在陈羽墨身上!
闪光灯亮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陈羽墨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缓缓起身。
他身姿挺拔,步履沉稳,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共和国科技最高荣誉的主席台。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代的脉搏上。
他的目光平静而深邃,扫过台下激动落泪的家人,扫过前排那些为他鼓掌、眼中充满欣慰与期许的老一辈功勋,最终落在台中央。
老人家将奖章和证书郑重地交到他的手中。
沉甸甸的奖章上,五星闪耀,麦穗环绕,象征着科技兴国的崇高使命。
两人紧紧握手。
“羽墨同志,祝贺你!”
老人家的声音传遍全场,“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你卓越贡献的最高认可!”
掌声再次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