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放下了大姐贺秀英那封充满了愤懑的家书,目光投向窗外,省城璀璨的夜景,玻璃窗上模糊地映出他冷静甚至略带冷冽的面容。
对于孙家人会做出如此的反应,叶晨的内心深处没有丝毫意外,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
的洞悉和淡漠,只因为他实在是太了解孙家那一家子人了。
在原世界的轨道里,他们的凉薄和自私就早已暴露无遗。
贺秀莲他身边这个如今被呵护的很好的妻子,在原来的那个时空里,为了孙家那个烂包光景,付出的还少吗?
叶晨的记忆里经常浮现原世界那些令人心寒的片段,孙少安的砖窑破产,欠下了一屁股饥荒。
是贺秀莲拖着病体跑回娘家,低三下四,不知看了多少脸色,刚才又从父亲贺耀宗那里求来了一笔救命钱,解了孙家的燃眉之急。
可贺秀莲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丈夫孙少安那颗始终飘忽,从未真正完全属于她的心;换来的是无穷无尽的付出和被当做理所应当;他就像孙家买来的牲口,任劳任怨,出了钱出力。
孙少安对于自己弟弟妹妹开口要钱补贴,几乎从不犹豫,显得无比大方;可一旦换到贺秀莲身上,哪怕后来她患病需要买药治疗,孙少安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算计和吝啬!
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刻骨的冷漠,想想就让人为那个苦命的女子感到不值和不平。
“一口饭喂不出两家人呐……”
叶晨在心中冷冷的默念着这句老话,孙家人的天性里,似乎就镌刻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凉薄和利己主义。
他们可以接受别人毫无保留的奉献,却很难生出同等程度的感恩和回报之心。
一旦奉献停止,或者无法满足他们心的索取,那么怨恨便会立刻滋生。
他们的血仿佛是冷的,只会在触及自身利益时才会沸腾。
正是因为深知这一切,叶晨才会在最初果断截断了贺秀莲与孙少安的命运连线,将她从那个注定悲剧的漩涡中拉了出来。
如今,贺秀莲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她有了疼爱她,尊重她的丈夫,有了光明的前途和安稳的生活。
而那个曾让她耗费心血,最终油尽灯枯的孙少安,也早已在命运的岔路口走向了另一条悲惨的道路,成为了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废人。
然而孙少安的废掉,并没有改变孙家整体的家庭氛围和处事逻辑。
那种根植于贫困、短视和极度自私的”
白眼狼”
属性,似乎是一种家族性的顽疾。
王满银的煽风点火、孙玉厚的懦弱怨愤、孙少平那点不清不混的抱怨……这一切组合起来,便是孙家面对困境时最真实的反应。
他们从不会深刻自省,总是习惯性的将责任和怨恨转嫁到别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却未能持续满足他们需求的人。
所以对于孙家人在被贺耀宗拒绝后,会如此迅的在背后编排、诋毁恩人,叶晨完全能够想象得到,甚至觉得这简直是必然会生的事情。
他心中没有太多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带着淡淡鄙夷的明了。
叶晨轻轻揽过依旧有些气闷的妻子,语气平静的仿佛在叙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秀莲,没什么好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