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具,磨到线就不能再磨了。”
“我们要变的,不是手艺,而是规矩!”叶明目光扫过每一位工匠,“从‘差不多’变成‘必须是多少’,从‘凭感觉’变成‘凭量具’!这个过程很难,会出很多废品,但我们必须走通这条路!否则,惊雷弩永远只能是孤品,无法装备全军!”
他拿起《公差典》和那些初具雏形的量具:“这些,就是我们新的‘规矩’和‘方圆’!赵师傅,您领衔,成立‘量具坊’,专攻测量工具的精加工和校准!王师傅,您负责设计更合理的铸造模具和加工夹具!所有人,从头学起,学习看刻度,学习使用量具!”
一场关于“精度”的艰苦修行开始了。千机坊内,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少了,更多的是量具使用的教学声、争论声和记录数据的沙沙声。
工匠们拿着各种雏形量具,反复测量、记录、调整。废品率依然高得吓人,但没有人再抱怨。每一次测量,每一次对比,都在加深他们对“公差”二字的理解。
与此同时,叶明几乎住在了墨金仿材的熔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