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踉跄着退下。
处置完弹劾之事,殿内气氛稍缓。
宰相文彦博上前一步,奏道:“陛下,七月黄河汛期将至,河北路堤防需加紧修缮,须得派遣得力大臣前往治河。”
嘉佑帝问道:“河北路现有空缺否?”
“回陛下,”
文彦博躬身道,“大名府副留守一职,暂无人任职。”
“大名府副留守……”
皇帝沉吟片刻,看向群臣,“众卿以为,谁可担此重任?”
按规矩,从三品的大名府副留守,应从各路转运使中选拔。
正当众人思索之际,一道声音突然响起:“陛下,微臣愿往!”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刚刚被弹劾过的徐子建。
他挺直脊背,目光坚定地望着御座:“臣曾在秦凤路任职,略知河务,愿赴大名府,整治河患。”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枢密副使是从二品,大名府副留守却是从三品,这近乎是降职外放!
不少人看向徐子建,眼中满是疑惑——他这是为何?
嘉佑帝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他如何不明白徐子建的心思——齐王的储位之争已到白热化,曹家与高家却为齐王正妃之位而打压徐家。
徐子建此举,分明是想离京避祸,不愿卷入这潭浑水。
可齐王若少了徐子建这等臂助,局面恐怕……
“徐爱卿,”
嘉佑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挽留,“枢密院事务繁杂,你……”
“陛下,”
徐子建打断道,语气恳切,“河患关乎万千百姓,臣不敢因私废公。
且臣确有治河经验,此去必不负陛下所托。”
邕王与兖王派系的官员们见状,立刻明白了徐子建与曹家的嫌隙,连忙出列附和。
“陛下,徐大人主动请缨,实乃社稷之福!”
“河北路确实需要徐大人这等能臣!”
嘉佑帝看着徐子建坚决的眼神,又扫过下方蠢蠢欲动的大臣们,终是叹了口气:
“也罢!
着免去徐子建枢密副使一职,转任大名府副留守,两月内赴任。”
此言一出,连徐子建也微微一怔。
他兼职的河北路宣抚副使,掌管河北几路军政,权势颇重,嘉佑帝竟未革去此职?
他抬眼看向御座,只见嘉佑帝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仿佛在说:此去河北,不只是治河。
徐子建心中一动,躬身叩:“臣徐子建,领旨谢恩!”
徐子建心中感叹,自己想要以退为进的策略,怕是被嘉佑帝看出来了。
因此才没有撤了他的安抚副使差遣,准备继续对辽国的战略。
散朝后。
紫辰殿外,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将徐子建的身影拉得修长。
他冲着东北方向坤宁宫的位置,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皇后娘娘,好戏即将开始!
我徐家不奉陪了!
一场朝堂弹劾风波,以曹家的几个门生被贬以及徐子建的自请外放告终。
在嘉佑帝的眼中,曹家和高家为了自家的私利,打压徐家。
导致如今,齐王失了臂助,曹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