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亲自用铁钳夹起,在铁砧上反复敲打。
沉稳的“镗镗”声里,钢件弯而不折,始终不见裂纹。
戴梓猛地转身,高举钢件对众人嘶吼。
“成了!真的成了!”
“为了这一天,公司九成研究人员熬了多少通宵,来自清华的学子们算废了多少纸笔,老工匠们献了多少压箱底的诀窍!”
戴梓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多少次投料失衡、炉渣裹钢,多少次对着失败记录发呆,全靠皇上那句‘经百炼方成钢’撑着!”
清华学子们翻着数据册,指尖都在发抖。
“戴大人,杂质含量降到最低值!物料配比完全对得上!”民间老工匠伸出粗糙的手掌抚摸钢件,眼眶泛红。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匀净的钢,敲着声儿都透着结实!”
戴梓将钢件递给戴亮,声音陡然洪亮。
“按规程回火定形,把这次的投料比例、转炉时长、冷却数据全记细了!”
戴梓望着满厂欢呼的众人,又望向皇宫的方向,挺直了脊背。
“咱们用九成人力熬出的成果,没辜负皇上的嘱托,没白费这一千余次的锤炼!”
试验厂里,欢呼声混着转炉的嗡鸣回荡,钢花飞溅在每个人带泪的笑脸上。
戴梓望着那排刚成型的钢件,在跳动的炉火中,只觉得这一年多汇聚的智慧、无数次跌倒的坚持、皇上的殷殷勉励,都化作了此刻炉中最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