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五月十三,沈阳故宫大政殿。
鎏金铜顶被西斜的太阳镀上一层暗黄,殿外的云杉树影斜斜切进殿内,落在青砖地的裂缝里,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殿门敞开着,却挡不住从辽北平原吹来的热风,风里裹着沙尘与未散的战尘气息。
那是努尔哈赤西征喀尔喀蒙古带回的痕迹,也是建奴此刻心头挥之不去的焦躁。
殿内两侧的虎皮座椅上,八旗旗主与议政大臣已按位次坐定。
左翼最前是大贝勒代善,他穿着一身苏木红缎面棉甲,却没戴头盔,露出光溜溜的下巴。
自去年八月永明镇用火箭弹轰炸吉林乌拉,一块滚烫的弹片擦着他的左腿飞过,不仅掀翻了膝盖骨,还顺带伤了胯下,此后胡子便再也没长出来,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尖细,像被掐住脖子的雀儿,一开口就带着颤音。
他这会儿正微微侧身,左手不自觉地按在左腿膝盖下方,那里的伤疤在湿热天气里隐隐作痒,每动一下都牵扯着腰腹的酸痛。
右翼首座是四贝勒皇太极,他穿着素色棉甲,腰间系着玄铁带,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带扣上的狼头纹。
他刚从开原回来,身上还带着沿途的尘土,却依旧坐得笔直,目光沉静地盯着殿中那道通往宝座的红毡,像是在琢磨着什么。
挨着他的是二贝勒阿敏,这位镶蓝旗旗主性子最烈,这会儿正烦躁地扯着甲胄的领口,时不时往殿外瞥一眼,显然对这场迟迟不开的议政会没了耐心。
殿内静得只剩呼吸声,直到太监拖着长音喊了句“大汗驾到”,所有人才“唰”地站起身,垂手而立。
努尔哈赤被两个侍卫搀扶着走了进来。
这位建奴大汗比三个月前西征时苍老了太多,原本乌黑的头发已掺了大半白霜,贴在头皮上显得有些凌乱;
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沙尘,颧骨高高凸起,嘴唇却泛着不正常的青紫;
他穿着明黄色的常服,没披甲胄,每走一步都要扶着侍卫的胳膊,左腿微微跛着。
那是宁远之战时被红夷大炮的弹片擦伤留下的旧伤,如今每到阴雨天就疼得钻心,更别提刚从喀尔喀的草原上颠簸回来。
“都……都坐吧。”
努尔哈赤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刚走到宝座前,就忍不住弯下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一阵阵发颤,太监赶紧递上一块白帕子。
他捂着嘴咳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直起身,将帕子揣回袖中。
没人敢细看那帕子上是否沾了血,只敢低着头,听着大汗粗重的喘息声在殿内回荡。
待努尔哈赤坐稳,手指微微颤抖地扶着宝座扶手,才抬眼扫过众人,哑声道:
“本汗……刚从喀尔喀回来,还没歇稳,就听说后方不太平。”
“阿济格,你先说说,毛文龙那厮……又闹什么事了?”
镶白旗旗主阿济格“噌”地站起身,他性子急躁,说话像打炮:
“大汗!那毛文龙太嚣张了!您西征这两个月,他竟敢派兵袭扰鞍山!”
“五月初五,上千东江军突袭鞍山驿,手里拿着跟海贼一样的铳,排枪队列十分密集,几乎是人挨着人,咱们的兵还没冲到跟前,就倒了一片!”
“还有小炮,推着就能走,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