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力模拟系统已经生效,脚下是坚实的感觉。
通道尽头,一群穿着哈夫克空间站制服的人员正等候着。
对于董事长的突然造访,他们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受宠若惊的激动和尊敬。
“欢迎您,哈夫克董事长!
欢迎来到‘门户’空间站!”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立正敬礼,声音洪亮而充满敬意,“您的到来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哈夫克微微颔,目光却已经越过迎接的人群,投向了通道更深处宏伟壮观的内部空间。
从这里,可以窥见“门户”
那如同小城市般的规模。
巨大的环形结构内部,是分层错落的建筑模块,有生活区、科研舱、农业模块、工业制造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休闲广场,种植着绿色的植物,在模拟阳光下生机勃勃。
小型电动车辆和身着不同制服的人员在规划好的通道上有序流动。
抬头望去,能看到环形结构的“天空”
另一侧,其他模块的景象倒悬着,给人一种奇妙的眩晕感。
这座从2o25年就开始秘密筹划、投入了海量资源的太空组合体,经过十三年的建设,如今总算初具规模。
它的体积相当于两艘巨型航空母舰,设计常驻容量为五千人,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太空建造的最庞大、最复杂的建筑物之一。
而在空间站的外部,依附在主结构上的几座庞大的半球形装置尤为醒目——
那是空间站的能源心脏:
太空核聚变反应堆。
它们利用从月球开采的氦-3作为燃料,单堆输出功率高达5oo兆瓦,为这座庞大的太空城市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支撑着它的运转、防御和未来的扩张。
哈夫克深吸一口空间站内经过精密循环处理的空气,感受着脚下模拟重力带来的踏实感,看着眼前这片由他意志孕育而生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之前航程中的惊险与牺牲似乎都被冲淡了些许。
他的月球之梦,正从这座名为“门户”
的桥头堡,真正开始。
他们离开对接舱室,步入空间站庞大的内部网络。
通道宽阔而明亮,乳白色的舱壁散着柔和的光晕,脚下是坚固的、模拟出地球引力的复合材料地板。
空气循环系统持续工作,带来一种经过精密过滤的、略带金属和臭氧味道的清新空气。
他们的第一站,是空间站的“大脑”
与“神经中枢”
——
量子通信中心,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穿过一道需要多重生物特征验证的厚重安全闸门,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呈现在眼前,穹顶之上是模拟出的深邃星空图景,无数光点在缓慢流转。
大厅中央,一个不断旋转、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复杂立体光锥体悬浮在半空中——
那是空间站的量子通信核心处理器,通过纠缠粒子实现与地球、“方舟堡垒”
乃至月球基地的瞬时、绝对保密的信息传递。
周围是一圈圈向下阶梯式分布的控制台,数十名身着灰色技术制服的操作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流过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