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手指在透明键盘上快敲击,低声进行着通讯确认。
整个大厅笼罩在一种低频的、蜂群嗡鸣般的电子音中,充满了未来感和信息洪流的力量。
“董事长先生,瓦拉比博士,”
陪同的技术主管恭敬地介绍,“依靠天网系统,我们的量子通信网络目前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冗余通道完备,理论上可以抵御任何形式的传统电子干扰和窃听。
这里是集团在太阳系内信息传递的绝对枢纽。”
哈夫克微微颔,目光扫过那幽蓝的光锥,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绝对的控制,需要绝对的信息传递。
很好。”
紧接着,他们来到了与之相邻的ai安防网络控制中心。
这里的氛围更加肃穆。
巨大的环形主屏幕上,显示着整个“门户”
空间站及其周边空域的实时三维模型,无数绿色、黄色、红色的光点在模型上闪烁、移动,代表着己方单位、友军、未知目标或潜在威胁。
复杂的算法不断分析着来自数以万计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评估威胁等级,并生成应对方案。
“我们的‘天网’系统,”
安全主管介绍道,“整合了行为识别、能量特征分析、威胁预测等七百三十九项子系统。
它可以监控空间站内每一个人员的实时状态,也能在零点三秒内锁定外部百万公里内的任何非授权接近物,并自动激活相应的防御措施。”
哈夫克看着屏幕上精密而高效的监控网络,淡淡地评价道:
“警惕,是生存的代价。
也是胜利的保障。”
离开信息与监控中心,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冰冷的钢铁与武器的力量感。
他们乘坐内部磁悬浮轨道车,穿行在空间站的外围防御区域。
透过轨道车宽大的观察窗,可以看到空间站外部结构的壮观景象。
巨大的、交叉式布局的电磁炮塔如同钢铁巨兽的犄角,从空间站的主体结构中延伸出来,粗长的炮管在星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导弹垂直射井的盖板偶尔开启,露出里面如同蜂巢般排列整齐的、闪烁着危险信号的弹头。
这些武器系统覆盖了全方向的所有攻击路径,强大的火力与相对薄弱的传感器、能源节点等设施交错分布,形成了一张几乎无死角的立体防御火网。
“任何企图靠近‘门户’的敌对力量,都将在这片钢铁风暴中被撕成碎片。”
巴希尔在一旁充满自豪地低语。
轨道车最终停靠在一个无比庞大的内部舱室——
基地防卫机库。
这里的规模堪比地球上最大的航空枢纽机库,穹顶高耸,望不到尽头。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高温金属和臭氧的味道。
此刻,机库内并非全部处于战备状态。
数艘cv-iioo3型轻型护航艇正静静地停放在各自的泊位上,如同休憩的猛禽。
工程机器人如同忙碌的工蚁,在舰体周围进行着检修和维护工作,焊接的火花不时闪烁。
旁边,几艘体型更为庞大、结构复杂的x1o中型工程舰也正在进行休整,它们的机械臂收拢着,如同沉睡的钢铁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