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到有如此多的人来交税的场景。
这意味著朝廷可以拿钱,来做出更多的事。
大宋除了要支付许多俸禄外,最大的支出就是賑灾。
赵禎光是当皇帝这几年,就发现天下各地总是会发生自然灾害。
连东京城每年都会闹上一次洪水,其余各地旱灾水灾的也没少报。
一旦发生灾祸,朝廷自是需要大笔钱支出。
以至於如今久病成医,大宋针对自然灾祸的处理,当真是比前朝强上许多。
不说大宋的百姓有福,至少比前朝运气好上那么一星半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不能避免,但隨著厢军制度的建立,也大幅度减轻毕竟加入厢军,也就是让你混个低保,吃不饱也饿不死,不至於去造反。
赵禎想要平定西夏、修黄河,收復燕云十六州。
但这都需要很多钱才能办成嘍。
別说国库的钱不多,就算赵禎想要用自己的內库支援,都拿不出来十万贯。
赵禎观看了一会,便带著人去后堂了。
他是有些不理解,以前这些人都不主动来交税,
如今宋煊就是发布了一个简单的布告,便许多人来爭前恐后缴纳欠税。
赵禎走进门,瞧著宋煊颇有些悠閒的看著开封县的各种帐册。
“十二哥。”
“回来了。”
赵禎一进屋子里就感觉凉爽许多,他坐在一旁:
“那么多人来交税,你都不去看看”
“有什么可看的”
宋煊开口道:“不过是为了瞧著旁人吃肉,他们只能喝汤,所以为了长远利益,才主动来缴纳欠款的,求我给他们当个守法百姓的名声罢了。”
赵禎挥舞著扇子,给自己扇风,回味著宋煊话中的深意。
如此想来,那些提前缴纳完税款的商人,吃到了肉。
现在这些没有按照规定的人一瞧有利可图,所以也来“效忠”。
“那十二哥打算怎么处理这批人”
“就算交完税后,让他们回去先等消息。”
宋煊放下手中的书册:
“这可是官府,什么时候能够立即把流程给批完啊”
“他们交税之后,就想让本官给他们在官府的布告上加个名字嘛。”
“有没有想过先前主动交税的那批商人怎么想”
“你如何保证这批守法之人的利益”
赵禎被宋煊一连几问给问住了。
相比於许多政务都是刘娥处理完,给出结果后,让赵禎去看著学习。
赵禎更喜欢宋煊这种遇到问题先让你思考,等你思考完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並不是所谓的教导你,而是叫做“想法”上的碰撞一人智短,三人智长。
同一个问题大家相互討论后,然后再做出拍板决定去执行。
而不是我是皇帝你必须要听我的,不充许反驳。
我是知县,你也不许反驳我,
赵禎发现宋煊是鼓励手底下的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若是他觉得有用,就要给手下记上一笔功劳,待到“发补贴”的时候,额外给手下一笔赏钱因为赵禎以为宋煊是那种独断专行,把所有事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