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犒赏
赵祯自幼被养在宫中,对于宫外的许多事都充满了好奇心。
所以听到宋煊说公厕这种事,也是极为好奇的。
他是真的想要去见识见识。
“我每日都是从玉清宫来县衙,也没怎么去京城别处转过。”
赵祯身边人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天子的身份尊贵无比,万一出了点事,对于王朝都是极大的危机。
尤其是赵祯这种目前还没有后代的帝王。
宋煊也没多说什么,有些事赵祯自己去体验一下也好。
“官家闲来无事,也可以体验民情,就当作是微服私访了。”
“微服私访”
赵祯觉得这个词说的好。
生活在东京城的百姓虽然压力大,但并没有大规模的民变,尽管土地兼并也十分的严重。
但是大量百姓从事手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吸附了许多无地农民,可以让他们存活下去。
甚至连皇家藏书馆,也允许百姓进入翻阅,就算一年只允许一两天的时间,可也算是一项福利。
至于孤儿抚育,养老院以及公墓,因为钱财断掉,宋煊收上来税后,又给捡起来了。
在这片土地上,一般百姓但凡有口吃的,只要饿不死,便很难会生出造反的心思。
如今距离五代十国彪悍的风气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可有些遗风依旧没有完全消失。
东京城人多,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便意味着混乱。
混乱自然会有人趁机弄点歪门邪道的。
那对养着许多孤儿的夫妻被抓进监牢,顺便给他们判了个斩刑。
他们真的会卖孩子。
把官府设置的地方当成他们自己的,两头吃。
宋煊的这道判罚不仅让东京城百姓叫好,同时也让许多官员意外。
因为宋煊并不是主张主观臆断,而是主张物证大于权力,肯定物证以及人证的价值。
此事在大宋朝很是难得。
也就是包拯、宋慈在这方面颇有些唯物主义的一面。
就算大明朝有海青天之称的海瑞。
他的断案原则那必须要依据三纲五常,律法放在一旁。
无论对错,只要是父子局海瑞就是父亲胜诉,兄弟局,那就是哥哥胜诉,夫妻局是丈夫胜诉。
这群孩子直接被合并到了养老院,并且宋煊给拨款,让这帮老头老太太自己选看顺眼的孩子喂养照顾。
待到合适的年龄,等着跟县衙这帮人的孩子一同上学堂。
宋煊收税的事,早就闹的沸沸扬扬。
除了清淤,便是给县衙的那帮人发放福利。
如今又整出了如此一套。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死者还能得到安葬,不至于曝尸荒野。
自是让他这个“立地太岁”的威名,弱了三分。
原来宋大官人也是个好官,不光是收税心黑手狠,还有菩萨心肠呢。
最为重要的是,有人已经放出风声来,宋大官人准备要修缮东京城的河道,到时候免不了要雇佣人去干活。
倒是让不少东京城百姓动了心思。
毕竟那帮犯人干活的待遇,这段时间他们早就打探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