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贾家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
之前几次因为何大清一家忙碌没参与,这次好不容易两人在家,贾张氏想多要点儿,这有什么错?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表情复杂,低声议论着。
普通工人们对于捐款多少有些顾虑,毕竟这个时代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谁家也不会随意挥霍。
在城里的工人阶级里,贾张氏一家的条件算不错。
尽管如此,若没有易忠嗨牵头,捐款活动未必总能顺利进行。
然而,何大清刚才的表现让众人感到震惊。
别看一毛钱不多,换成新币后依然挺值钱。
普通工人工资也就二三十块,还要养活全家,能存下钱不容易。
若家里有两个劳动力,生活会宽松许多,比如何大清,一人在工厂做厨师,另一人在街道办事处当委员,日子过得很自在。
但捐款这事可不同,嫌弃金额少,意思就变了。
察觉到周围人的异样目光,易忠嗨无奈的皱眉瞪了贾张氏一眼,像是对这个“猪队友”
感到失望。
他本以在四合院的威信,帮贾张氏起捐款不算难事。
这对外说是帮助困难家庭,也有政策支持,但别人愿不愿意捐是个人自由,你去催促还嫌少,就显得不妥了。
于是易忠嗨急忙向贾东旭使眼色。
贾东旭立刻反应过来,和秦怀茹一起走到贾张氏面前拉住她。
"
妈,何叔是出于好意,您不能这样说。”
“对啊妈,钱多少都是心意。”
听儿子和儿媳劝说,贾张氏脸色微变,似乎有点尴尬。
"
现在反倒是你们来教训我了?”
贾张氏依旧不肯认错,何大清在一旁冷哼道:“你们家并不像表面那么困难,一毛钱都不愿出。
现在白面一斤才一毛六,一毛钱能买一斤粗粮。
照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让大家吃糠咽菜,把钱都给你们贾家享受?真是不知足!”
他的言辞毫不留情,引来街坊们的附和。
贾张氏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变得异样,脸色难看。
她并非后悔,而是意识到,若是继续这样,以后再想从大院募款会更难。
她正想软下态度时,何大清却不给她机会,直接走到易忠嗨面前。
"
老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才来参加这次大会。
今日之事,这是我最后一次为贾家出面。
若下次再因贾张氏的事叫我来开会,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何大清说完便转身,打算带陈娟回屋。
此时,刚从院外回来的何裕柱恰好目睹这一切。
听到何大清的话,又看到众人开会的情景,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于何大清的做法,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不错,这位便宜父亲还算明智。
之前饭后闲聊时,他也提到过这一点,何大清心里清楚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加上何裕柱的提醒,所以在面对这类事情时,处理得干净利落。
“柱子回来了!”
何大清一眼看见走进院子的何裕柱,陈娟也在旁边关切地问:“柱子这几天辛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