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陈志强的时候,他正处在人生最焦虑的阶段。
三十五岁的男人,在我们这个小城市,已经算是大龄未婚青年了。
他在一家中型企业做部门主管,收入稳定,有房有车,按理说条件不算差。
可每次公司聚餐,他总是闷头喝酒,偶尔趁着酒劲自嘲两句:&0t;我这条件也不算差啊,怎么就没姑娘愿意跟我?&0t;
同事们起哄说他眼光太高,他只能苦笑。
我知道,他不是挑剔,是真的着急了。
他父亲老陈三天两头打电话催婚,每次通话后,陈志强的脸色都要阴沉好几天。
办公室里那个总爱八卦的李姐常说:&0t;男人过了三十五还不结婚,在咱们这儿就跟市里快过期的商品似的,再不打折处理就没人要了。
&0t;
那天下午,我正在整理文件,突然听见陈志强在走廊里激动地打电话:&0t;真的吗?王姨您可别骗我好,好,周末见面。
&0t;他挂断电话时,眼睛里闪着久违的光。
后来我才知道,是那个远近闻名的王媒婆给他介绍了林芳——一个三十八岁的二婚女人。
&0t;听说是个老师,前夫家暴才离的婚。
&0t;陈志强跟我解释时,语气里带着刻意的轻松,但我能看出他眼底的犹豫。
毕竟对方比他大三岁,还离过婚。
可王媒婆那张巧嘴把林芳夸得天花乱坠:&0t;这姑娘贤惠着呢,教书育人,知书达理,就是命不好遇上了个混账前夫。
&0t;
第一次见面安排在城东的茶楼。
那天陈志强特意做了型,换上新买的衬衫。
回来时他整个人都焕着光彩,手里还提着一盒手工饼干。
&0t;她亲手做的,&0t;他有些得意地说,&0t;说话轻声细语的,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
&0t;
我注意到他说这话时,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仿佛那里已经戴上了婚戒。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志强像是变了个人。
他每天准时下班,周末总是神神秘秘地出门。
有次我在市遇见他们,林芳正细心地对比两种酱油的价格。
她确实不算漂亮,但举手投足间透着股温婉的气质,和陈志强说话时总是微微低着头,露出白皙的后颈。
然而奇怪的是,才交往一个月,林芳的父母就开始频繁催婚。
有次我去茶水间,正好听见陈志强在电话里说:&0t;叔叔阿姨,我们想再相处一段时间&0t;电话那头的声音大得我都听得见:&0t;小陈啊,不是阿姨说你,你们都这个年纪了,还拖什么拖?&0t;
老陈知道后反而乐开了花,拍着儿子的肩膀说:&0t;可以啊小子,人家姑娘家都急着嫁给你!
&0t;他当即拍板拿出了十万彩礼,风风光光地给儿子办了婚礼。
婚礼上,林芳穿着红色旗袍,笑容温婉,任谁看了都觉得这是桩美满姻缘。
谁能想到,这场婚姻的真相会如此骇人。
婚后第三天深夜,陈志强突然给我打电话,声音抖:&0t;田、田姐,你能来我家一趟吗?&0t;我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