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
三大阁臣的奏疏内容便传到了京师各个衙门。
在张居正提出“任重力微,宜增设阁臣”以及小万历同意后,官员们皆觉得“张居正致仕,小万历亲政”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沈念听到此消息后,先是惊诧,然后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他惊诧于此事太突然。
虽然当下一条鞭法已推行全国但还不是张居正致仕的时候,小万历有多少能耐,沈念是最清楚的。
一旦缺少张居正的约束,他极有可能做出甚多幼稚无脑的行为。
而心情逐渐平复,是沈念觉得张居正此时致仕也并无不妥,后者辅政九年确实疲惫,此时致仕没准儿可保全晚节且延长寿命。
张居正能提议“宜增设阁臣”足以说明他去意已决,外加小万历的点头,沈念知劝而无用。
缺少张居正的朝堂会有何种走势,接下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自己能否入阁。
沈念是想往上走一步的,且自认有这个资格。
他还有许多新策欲试行,成为阁臣后,他也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
二月初六,常朝朝会。
礼部尚书潘晟宣布,耕耤礼将定于二月十八日在先农坛举行,谒陵礼定于三月十二日举行,科举会试如期进行,然殿试因谒陵礼则被推迟到三月二十五日。
与此同时,小万历命群臣廷推上奏,举荐内阁新阁臣人选。
当下,官员入阁有两大硬性条件。
其一,须是进士出身。
民间盛传“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是因近些年来的内阁阁臣,如严嵩、徐阶、高拱、高仪、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等,均有翰林官履历。
不过在嘉靖朝,如内阁阁臣杨一清、桂萼等虽是进士,但并无翰林院任职经历。
当下的内阁次辅殷正茂高中进士后,直接任兵科给事中,也非翰林官出身。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