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故而,翰林官入内阁是优势,但非翰林官并非不能入阁,只是概率低,而进士身份则是最低要求。
其二,拥有任职部堂官的经验。
即在六部、詹事府、大理寺、都察院等政要衙门担任过高级职务(左右侍郎、尚书),有一定资历与名望。
此外,还有一些加分项。
比如:担任过皇帝的经筵日讲官;科考位列一甲或二甲前列;内阁阁臣的举荐等。
当下,符合这两大硬性条件,有资格竞争内阁阁臣的官员不算多也不算少。
有礼部尚书潘晟、刑部尚书严清、左都御史陈炌、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王锡爵、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余有丁、兵部左侍郎梁梦龙,户部左侍郎刘斯洁,户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沈念八人。
不过,此番增设阁臣,最多只会增加两个。
严清与陈炌的资历和功绩远不如潘晟、王锡爵,可以直接淘汰;另外刘斯洁年迈,已有致仕打算,也不可能成为阁臣。
将这三人排除后,入阁人选便变成了潘晟、王锡爵、余有丁、梁梦龙、沈念五人。
有可能是五选一,也有可能是五选二,如何选择,全看圣意裁决。
论资历,潘晟与王锡爵入阁的可能性最大;但论朝堂贡献,近五年来,沈念可谓是断档第一。
但余有丁做事老成持重、梁梦龙执政兵部素有章法、乃是文武全才,二人也并非不可能入阁。
五人之中,沈念有贡献优势,但也有一个巨大的短处。
那就是太年轻!
三十一岁的他若入阁成为阁臣,门生故旧同僚远少于其他四人,容易被架空,压不住下面的官员。
像张居正,能让蓟州总兵戚继光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像殷正茂,能捂紧户部的钱袋子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都躲着走;像申时行,看似在内阁充位,但门下官员甚多,实为清流领袖,外加其状元身份,对同年榜眼王锡爵、探花余有丁有很强的震慑优势。
而沈念,弱就弱在张居正致仕后,其孤单一人,完全不成势。
他在计谋上像张居正,但在性格上更偏向殷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