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陆公子,此番出使,远比西夏更为凶险。辽国与我朝虽无战事,然其国势强盛,若你言语稍有不慎,恐生变故。”
陆北顾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殿下,臣知此行艰难,然若能以一己之力,换得大宋安宁,臣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赵徽柔望着他,眼中泛起泪光,却强自忍住,轻声道:“我等你。”
陆北顾点头:“好,我必安然归来。”
次日,陆北顾率使团启程,再度踏上出使之路。此番辽国之行,路途遥远,需穿越河北、燕云之地,方可抵达辽都上京临潢府。
一路风尘仆仆,陆北顾沿途观察边关军情,见辽国边境驻军虽不多,然皆纪律严明,士卒精锐,显然已有战备之意。他心中更添几分警惕,知此行非但需言语周旋,更需以智取胜,方能全身而退。
半月后,使团抵达辽都,辽主耶律洪基于大殿召见陆北顾。辽国朝臣多有轻视之意,然陆北顾谈吐不凡,引经据典,言辞恳切,既不卑不亢,又不失礼节,令耶律洪基颇感兴趣。
“陆北顾,你此来,是为劝我与西夏断盟?”耶律洪基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陆北顾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此来,并非劝辽国与西夏断盟,而是愿与陛下共议天下大势,以保两国百姓安宁。”
耶律洪基微微一笑:“哦?愿闻其详。”
陆北顾从容不迫,道:“陛下,西夏与我大宋虽有旧怨,然近年来已渐趋和平。今西夏遣使入辽,实为借辽之势,以胁我大宋。然陛下可曾思之,若辽与西夏结盟,势必引起大宋警觉,两国边境将再起战事,百姓受苦,陛下岂愿见此?”
耶律洪基沉吟不语。
陆北顾继续道:“大宋与辽国,虽有澶渊之盟,然若能更进一步,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共守边境安宁,岂不更胜于与西夏结盟?”
耶律洪基目光微动,沉思良久,终是道:“你所言极是。然辽国亦需利益,若与大宋结好,何以自保?”
陆北顾早有准备,当即呈上一份密约草案,道:“陛下,臣此来,已备有一份新约草案,愿与陛下共议。大宋愿以岁币换辽国之信,亦愿与辽国互通有无,共守边疆。”
耶律洪基接过草案,细阅片刻,神色微动,终是点头:“好,朕便命人与你详议。”
此番谈判,历时半月,终在陆北顾的斡旋之下达成新约。辽国承诺不与西夏结盟,并遣使回访大宋,以示诚意。陆北顾亦代表大宋,承诺岁币之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