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回音星域的漂流瓶抵达星盟枢纽时,共生广场的牵念正迎来第二次盛放。
这次绽放的花瓣上,银色纹路与彩色印记交织成细密的网,像一张覆盖宇宙的声波图谱。
孩子们踮着脚尖,将漂流瓶里的新种子埋进融尘树的根部,瓶身上“等你的回音”
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这是宇宙给我们的回信呢。”
老农蹲下身,看着种子周围泛起的能量涟漪,“从星盟到弃星,从动荡星域到回音星域,牵挂就像一条河,慢慢汇到一起,连起了所有的星辰。”
这条“牵挂之河”
的流淌,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迅猛。
回音星域的故事传开后,更多未加入星盟的星域开始主动传递信号——有的用星尘组成图案,有的通过星尘流送声波,有的甚至像听风族那样,将本地的植物种子装进漂流瓶,让它们带着文明的印记远航。
“迷雾边缘星域”
的回应最为动人。
种子学院的毕业生在那里种下的“牵挂花”
,开出了能吸附迷雾的透明花瓣,花瓣上凝结的水珠会映出播种者的记忆。
当第一朵花绽放时,水珠里竟映出了星盟枢纽的融尘树,还有孩子们围着牵念玩耍的画面。
“它们在通过花朵‘看’家呢。”
毕业生将花瓣制成标本,通过星尘网传回星盟,“迷雾里的人说,这些花让他们相信,再远的距离,只要心里惦记着,就能‘看见’彼此。”
为了让牵挂之河更畅通,星盟议会启动了“星尘回声计划”
——在各星域建立“共鸣站”
,用改良的共鸣仪收集和传递声波、影像、种子信息。
每个共鸣站都像一个小型的星盟枢纽,摆放着来自不同星域的土壤样本、植物标本和声波晶体,当地人可以在这里“触摸”
到远方的文明。
动荡星域的共鸣站建在共生林的星尘石旁,墙上挂着裂石星的稻穗、弃星的星尘花干、冰封星域的焰苔标本。
前领每天都会来这里,用粗糙的手掌抚摸标本,仿佛能透过它们感受到远方的温度。
“以前觉得守住矿脉就是守住家园,现在才知道,牵挂着别人,被别人牵挂着,才算真正有了归宿。”
冰封星域的共鸣站则建在地热孔洞附近,站内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各星域的温暖画面:裂石星的岩居人在稻田里欢笑,弃星的孩子们追逐星尘花,回音星域的沙砾在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