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条微型的牵挂之河。
“凯奶奶说过,家不是固定的地方,是心里装着的人。”
小姑娘给来访的孩子讲述结晶里的故事,“这些能量来自那么多地方,说明我们的家很大,大到能装下整个宇宙的牵挂。”
牵挂之河的流淌,也让星盟内部的联结更加紧密。
裂石星的岩居人明了“稻信”
——将星尘稻的秸秆刻上文字,通过星尘流送往其他星域,秸秆遇水会展开,露出里面的讯息;影族人创造了“幻尘影像”
,用星尘将日常生活场景凝结成光团,让远方的人能“亲历”
本地的烟火;机械族则改良了星舰的通讯系统,让货运舰在运输物资时,能同时传递各族人的声音流言。
“上个月收到了回音星域的声波信,里面是听风族孩子唱的歌。”
小石的孙女捧着刻满纹路的稻信,信上记录着裂石星新稻种的生长情况,“我把歌教给了稻田里的鸟儿,它们现在每天都唱,好像在给远方的朋友回信。”
随着牵挂之河的不断延伸,一个奇妙的现象出现了:不同星域的植物开始自然杂交。
裂石星的稻子与迷雾边缘的透明草杂交,长出了能在迷雾中光的“指引稻”
;弃星的星尘花与回音星域的沙砾草结合,开出了能出共鸣声的“回声花”
;冰封星域的焰苔与动荡星域的缚尘藤共生,形成了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的“韧生苔”
。
“这是牵挂之河孕育的孩子。”
林夏在星尘实验室里,观察着韧生苔的生长,“它们身上有多个星域的基因,却能和谐共处,就像那些在共鸣站里相遇的文明,差异成了彼此的养分。”
这些新物种的出现,让“星尘之约”
有了更具体的形态。
星盟将它们统称为“共生种”
,在各星域推广种植。
当指引稻在迷雾中亮起,当回声花在星尘流中歌唱,当韧生苔在废墟上蔓延,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牵挂能跨越距离,共生能创造奇迹。
一年后,星盟举办了“星辰归宿”
大典,庆祝牵挂之河连接的第一百个星域。
各星域的代表带着本地的共生种来到枢纽,将它们栽种在融尘树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花园。
花园的中心,老农亲手埋下了一颗由所有共生种杂交而成的“归宿之种”
,种子外壳上,刻着一百个星域的图腾,像一群手拉手的伙伴。
“我们都是宇宙的孩子,终会找到彼此的归宿。”
老农的声音透过共鸣仪传遍所有星域,“这个归宿不是某个固定的星球,是心里的牵挂,是手中的种子,是愿意为别人多走一步的善意。”
当大典进行到高潮,归宿之种突然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度生长。
它的茎秆像融尘树一样坚韧,叶片融合了星尘花的七彩与沙砾草的银白,花朵绽放时,每片花瓣都映出一个星域的景象——裂石星的稻田翻滚着金浪,弃星的花海在火山灰上燃烧,回音星域的沙砾唱着共鸣的歌,迷雾边缘的透明草闪烁着微光……
“这就是我们的星辰归宿啊。”
阿月站在花园边缘,看着各族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