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要不是你提前来派出所反映情况,说感觉有人跟踪,要求我们暗中保护,今天怕是要出大事了。”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郑重:“你现在可是咱们市里的重点人才,上个月市长还给你颁了杰出青年明家奖状呢。
现在大家伙听说你正在研的那个什么智能假肢,连省里的专家都惊动了。
你这要是有个闪失,我们可没法跟市领导交代。”
晏清接过烟,却没有点燃:“我不是在同情她。”
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河面上,“我是在想,人心为什么会扭曲到这个地步。”
“有些人就是这样。”
老民警叹了口气,拍了拍晏清的肩膀,“永远觉得自己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晏清轻声道谢后,操控着轮椅离开了河堤。
轮椅缓缓驶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老民警望着他的背影,对身边的年轻警员感慨:“看见没?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身残志坚,还这么谦逊。
那个姓姜的女人,真是鬼迷心窍了。”
如同晏清预料的那样,姜欣悦在庭审中毫无悔意。
她激动地指着坐在对面席上的晏清,声音尖锐:
“是他引诱我犯罪的!
他明明知道我在跟踪他,却故意每天去那个河堤!
他就是设好了圈套等着我跳进去!”
然而这一次,她的狡辩再也无法撼动铁证如山。
两名出庭作证的民警详细描述了案经过,现场提取的物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更关键的是,晏清作为民间明家的身份,已经通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市民们对这位身残志坚的年轻明家充满敬意,同时也对屡教不改的姜欣悦深感愤慨。
“自己不思进取,还要去害这么优秀的人才!”
“这种人就该重判,免得出来再害人!”
“是啊!
社会的蛀虫就应该进去改造!
改造不好就不要出来了!”
“真倒霉,摊上这种亲戚。”
舆论一边倒地支持晏清,要求严惩凶手。
最终,法院综合考虑姜欣悦系累犯、犯罪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等因素,当庭宣判:
姜欣悦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法槌落下的瞬间,姜欣悦疯狂地挣扎哭喊,而晏清,只是静静地摇着轮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法庭。
十一年刑期看似漫长,但以姜欣悦的精明,很可能通过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他不可能给她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就在姜欣悦入狱的第七天夜里,她开始做噩梦。
梦中总有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影远远望着她,不论她逃到哪里,那道目光都如影随形。
起初只是偶尔一次,后来夜夜如此。
半年后,她的精神状态明显恶化。
狱警现她经常对着空无一人的角落自言自语,有时又会突然尖叫着醒来。
这天监狱安排她到市立医院做精神鉴定。
就在候诊时,姜欣悦突然浑身颤抖,她看见晏清正坐在轮椅上,在走廊尽头静静地看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