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靠近的焊点,“线是接上了,可焊锡没吃透,虚连着,看着是好的,一碰或者一受热——断了!
接触不良!
显示就乱跳或者干脆不亮!
这叫虚焊,最头疼!”
江夏放下东西,一脸恳切的看着翁师傅:“这活儿,要求手上的稳当劲儿、眼里的准头、心里的定力,一点不比您‘盘’那鬼工球、‘蹭’那镜面钢差!
甚至更刁钻!
因为这线是软的,不听话!
地方更挤!
眼瞅着都费劲!”
“您……能接这活儿吗?”
翁师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极其缓慢地在那排密集的led引脚上方虚虚拂过,片刻后,他才重重地点了下头。
“能!”
能就好,江夏知道这种老匠人那是一口唾沫一口钉子。
只要应承下来,绑着他的手,他都会想办法用脚把事给你办妥了。
于是心甘情愿的带着翁师傅跑到南易那块来了顿丰盛的。
哦,还顺带捎上了讲义气的鲁大爷,以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手表厂王厂长。
原本江夏还以为是翁师傅独自前来,没想到这两位倒是颇讲义气的一起来了。
只不过严格的守卫战士没让他们进厂,等翁师傅挥着调配单去找他们的时候,这两人还在蹲墙角。
是的,行政调配单。
正式工这种事,还是江夏想简单了。
要知道,现在招工、录用、工资待遇等全部由国家的“统包统配”
制度说了算,个人和企业几乎没有协商余地。
每年招多少人、招谁、工资多少都列入劳动工资计划,由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审批、统一介绍。
单位只需按计划“接收”
即可。
虽然江夏有着“条子”
,但今年的统筹安排已经结束,翁师傅现在只能算是季节工。
但是,翁师傅的福利待遇还是能保证的,区别只在于原本国家出的物资,现在要由机械厂自行补上,第二年相关部门会返给工厂固定的返点。
挺美好的不是?这种政策也是“铁饭碗”
称呼的由来,真正的劳动合同制,那要等到86年去了。
又扯远了,拉回来。
反正这顿午饭吃得是双方都高兴,席间江夏还特意请来了秦师傅和林师傅,算是让他手下的“大将”
们见了个面。
可惜“镜面仙人”
还在科学院那边帮忙组装光刻机的双平台,一时半会是见不着面了。
倒是杨二愣子这个厂长没出现,让翁师傅多少有些遗憾,虽然听着自己的徒弟和秦师傅他们解释:这个厂就是围着小江工转的。
老派的翁师傅多少还是觉得这话有些水分。
江夏倒是不在意,只要能把活干好,说他嘴上无毛都无所谓了。
翁师傅干得好嘛?
那是必然的。
就在江夏出的前一天,翁师傅就捧着一个平板样的东西,将它送到江夏眼前。
是的,平板样。
不过,这“平板”
的尺寸委实吓人,足有一张展开的a3图纸那么大!
与其说是“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