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刚直不阿!(2 / 2)

起千层浪。不少官员,尤其是地方大员和吏部相关官员,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崔御史此言差矣!”一位吏部侍郎立刻出列反驳,“我朝考课,依循祖制,三年一察,自有法度,岂容轻议?”

姜淮毫不退让,目光锐利如刀,直视对方:“侍郎大人所言祖制,固然有其道理。

然,三年之期过长,足以让庸官掩过,贪官敛财!

待到考察之时,往往时过境迁,证据难寻,或官官相护,不了了之!此等考课,于国何益?于民何补?”

他不再理会对方的愠怒,转向御座,高举手中早已备好的奏疏,朗声道:

“臣恳请陛下,推行‘考成法’,立‘三簿考核制’,以明赏罚,以清吏治!”

“何为‘三簿’?”龙椅上的皇帝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其一,《月政纪要簿》!”姜淮声音铿锵,“命各州县主官,每月详录主要政务进展、钱粮收支、刑名案件、工程营造等关键事项,附以原始文书编号备查。

此簿副本,需于次月五日前提报上级衙门及都察院对应道御史。

目的在于,让怠政、滥权无所遁形,使上官能实时掌控下情!”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倒吸一口凉气。每月上报,还有都察院盯着?这等于在他们头上套了一道紧箍咒!

“其二,《年度民情调查簿》!”姜淮继续道,语惊四座,“此法并非由官员自陈,而是由都察院、按察司派出御史、暗访使,或委托地方致仕德望、书院学者,于每年末,。

秘密深入民间,调查当地百姓对官员治理的真实评价,涵盖赋税、治安、教化、民生等诸多方面。

此簿之评语,将作为考核之重要依据,打破官员自吹自擂、欺瞒上司之弊端!”

“哗,”朝堂之上再也无法保持安静。让民间评价影响官员升迁?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许多官员感到脖子后面阵阵发凉。

“其三,《任期终了审计簿》!”姜淮的声音压过嘈杂,“官员升迁、调任、致仕之前,必须由户部、都察院联合对其进行任内钱粮。

工程等项目进行严格审计,账目必须清晰可查,交接必须明白无误。若有亏空、贪墨,或留下烂尾工程,即便已离任,亦需追责到底,绝不姑息!”

他最后总结,目光扫过那些面色苍白的同僚,最终落在皇帝身上:

“陛下!此三簿环环相扣,月考防其惰,年调查其伪,终审计其贪!形成持续压力,使官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不勤,不敢不廉,不敢不实!

唯有如此,方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筛选出忧国忧民之干吏,清除掉蠹国害民之硕鼠!臣,恳请陛下圣裁!”

年轻气盛的姜淮,将他改革的目光首次投向了官僚体系本身的核心,考核机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中国古代名人传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