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固安县渡口,刚刚靠岸的渡船上下来一男一女二人。
那男人带着斗笠,身穿直身,长得虎背熊腰。
女人同样带着斗笠,却体态丰腴,通过手来判断皮肤白皙,哪怕穿着朴素,却让人一眼就能瞧出不是凡人。
从穿着来看,二人似乎是夫妻或者兄妹,可是从二人举止神态来看,更像一主一仆。
这娇媚妇人始终沉默不语,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男子呼来喝去。
二人来到码头不远处的车马行买马,很快就相中了一匹五尺枣红马。
一问价钱,却要二十八两。
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对方降到二十四两。
男人还想纠缠,马贩子却再也不肯让价。
他只好从褡裢里拿出一锭二十两的金子,用锤子砸碎,称了三两拿给马贩子。
马贩子早就被对方的出手阔绰吓到了,赶紧提醒男人,枣红马太烈,不适合妇人骑乘,他们还有一匹温顺的小马,只要十三两银子。
男人想了想,最终答应下来,又称了一两多的金块补齐差价后,牵着马走了。
“东家,你看。”
正当马贩子庆幸今日做成了大买卖的时候,伙计拿着一块名贵布料走了过来“刚刚那位小妇人把这藏在了俺们的马鞍里。”
马贩子接过来,见多识广的他立刻认出这是贡品南京云锦,非权贵不可得。
赶忙打开,就看到上边歪七扭八写着几个红色的字“京师,会昌侯孙建昌,必有重谢。”
看样子还是血书。
三日后,同一渡口,一辆马车在两名壮汉护卫下来到渡口准备过河。
奈何这里已经被官府封锁。
所有过河之人都必须出示路引,龙单或者执照。
“五郎,好像是于千户。”
车外的朱百户低声讲了一句。
朱千户虽然和郑直等人一同出的城,可是却没有同行,而是带着朱总旗直奔真定。
这当然是郑直的错,他光想着开一堆当铺,却忘了这当铺里边放的是金银。
京师的治安一向不好,没有护院,迟早被人抢了。
可若是每一家都在京师招募,不但不可靠,还容易暴露。
因此郑直才亡羊补牢般的赶紧让朱千户带着些银子回真定招募。
虽然班军里也有真神二卫班军,可郑直这是做的长久买卖,不想因小失大。
好在那个苏刚还没有消息,一切都来得及。
“绕路。”
躺在孙二娘怀里小憩的郑直一愣,立刻决定改道。
一连串的事情下来,郑直体会最大的就是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
于勇在锦衣卫内摸爬滚打这么久,哪一点都不是郑直可以小觑的。
更何况,对方猴精的一个人,无事都能闹出点动静,两边相见,没准他的计划就会徒增波折。
讲起来还是也怨他纸上谈兵,光在堪舆上确定了路线,然后就动起来。
不想今年雨水充沛,霸州境内的灞河暴涨,冲毁了堤坝。
他们原计划的折返路线走不了了,只好把准备好的衣服饰等等的扔进了河里,然后原路返回。
本来以为,这么恶劣的天气,锦衣卫就算有所反应也得等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