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办得很顺利。
赵母做事向来利落,入学材料、签证文件、医疗保险,一样不落。
她提前联系了索恩教授——哈佛医学院的资深教授,也是我未来的导师。
晚餐订在查尔斯河畔的一家法式餐厅。
索恩教授是个和蔼的老先生,说话时习惯用钢笔轻轻点着桌面。
"
颜小姐在国内跟着李教授的研究方向我很感兴趣,"
他切着盘中的牛排,抬眼看向我,"
不过,哈佛的课程强度不小,你做好准备了吗?"
赵母微笑,接过话题:"
颜嫣在国内的基础很扎实,就是可能需要适应一下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
索恩教授点点头,说了一下可能未来的学业规划,他建议先看看我水平,如果适应良好,硕博连读可能会缩短学习年限,更快毕业。
又叮嘱了一些选课的注意事项,临走前还推荐了几本参考书。
赵母给教授准备的木雕作品,他很喜欢,是一个黄杨木的木雕地球仪,里面有很多小机关,一层又一层一共有八十八层,每层一个主题。
最核心是一个小小的夜光球。
严爷爷最新作品,这是是练手的小件。
大的经典的他舍不得给老外。
用他的话是,给一个练手的让他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震撼一下他就可以了,好的还是留给子孙后代。
房子已经彻底收拾好了。
赵母请人修好了后院松动的木栅栏,换了厨房的抽油烟机,甚至给每个房间都装了加湿器——"
波士顿的冬天太干,"
她说,"
对皮肤不好。
"
新车是一辆低调的沃尔沃v,稳稳地停在车库。
驾照考试成了眼下的头等大事。
陪练是个华裔教练,姓陈,在波士顿教车十几年,对考试流程熟得不能再熟。
"
笔试不难,"
他翻着交规手册,"
重点是路考时的细节,比如ssign必须完全停稳,变道一定要转头看盲区。
"
他办事很靠谱,不仅帮我约了最快的考试时间,还特意挑了条简单的考试路线练习。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餐厅时,柳嫂正戴着老花镜研究那本中文版交规手册,嘴里念念有词:"
这让行标志怎么翻译成屈服标牌了"
她手边的咖啡已经凉透,纸上密密麻麻记满笔记。
我的陪练陈教练准时按响门铃。
这位前驾校考官穿着笔挺的polo衫,腰间别着激光笔和迷你交通标志模型。
"
今天练平行停车,"
他拉开车门时晃了晃手机,"
我学生刚消息,她昨天路考扣分点在后视镜调整。
"
后备箱装着两个橙色圆锥筒,陈教练把它们摆在查尔斯城区的窄巷里。
"
方向盘打死!
回正!
"
他的吼声惊飞了树上的灰松鼠,"
美国考官最讨厌轮胎蹭马路牙子!
"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