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枪弄棒,骁勇好斗,行侠仗义,善待身边之人,很有名望。通过李密的招揽,程咬金加入了瓦岗军,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并在李密的麾下取得了显着的军事成就。
后因李密战败,程咬金被俘。尽管如此,王世充对程咬金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归附王世充后,程咬金不满王世充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归顺李世民,成为李世民的重要将领。他追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历任多个重要军事职位。因卓着的战功,后图画与凌烟阁,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的故事和形象在后世的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忠诚、勇敢且机智的英雄,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自秦叔宝和程咬金加入瓦岗军后,李密从军队中挑选出特别骁勇的八千人,分别隶属于四个骠骑部队以加强自身的防卫,号称“内军”,李密时常对外炫耀说:“这八千人足以抵挡百万大军。”
不久后,罗士信、赵仁基也都率领部众归附李密,李密任命他们为总管,让他们各自统领所属部队。
考虑到回洛仓是隋朝东都洛阳附近的重要粮仓(回洛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小李村、马坡村以西,回洛仓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极具价值的大型粮仓遗址。作为隋朝的国家粮仓,回洛仓的主要功能是为洛阳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是隋唐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粮仓之一),对维持洛阳的粮食供应至关重要。李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地派遣了麾下猛将裴仁基以及悍将孟让,统率着多达两万余人的精锐之师,气势汹汹地向着回洛仓进发。
这支部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锐不可当。
裴仁基与孟让二人紧密配合,指挥若定。他们巧妙地运用战术,迅速突破了回洛仓的防线,并一举将其攻陷。随后,他们又一鼓作气,焚毁了天津桥(此天津桥与天津市无关,而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重要遗迹),使得敌军的增援道路被彻底切断。接着,这些胜利在望的将士们开始肆意放纵起来,如入无人之境般在城中大肆劫掠,一时间,回洛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然而,东都洛阳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管。面对李密军的来势汹汹,他们迅速集结起兵力展开了反击。尽管裴仁基等人英勇善战,但终究寡不敌众,在激烈的战斗后,他们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此时,李密得知前方战事不利,毫不迟疑地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支援,并最终选择在回洛仓安营扎寨,准备与东都的军队展开一场持久战。要知道,此时东都的援军有备而来,军力不容小觑。城中尚有二十多万雄兵强将严阵以待,他们昼夜不停地登上城墙巡逻警戒,手中的梆子声此起彼伏,一刻也不敢松懈,甚至连身上的铠甲都未曾解下过。
李密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继续调兵遣将,对偃师(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和金墉(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可惜的是,这两座城池防守坚固,易守难攻,任凭李密如何用尽浑身解数,始终无法将其攻克。
强攻了十多日,眼见久攻不下,且己方损失惨重,李密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退回洛口重新整顿兵马,再谋良策。
经此一战,洛阳城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