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建立了良好同盟关系。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史书记载,稳定了凉王李轨后,唐王李渊根据当时的战略形势和军事需要,做出了派遣李世民出征的决定。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十七日,李世民奉唐王军令与殷开山、刘弘基、李靖等人率领唐军踏上西征之路,欲平定薛仁杲这一强大敌手,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当唐军行至扶风郡附近时,前方的探子飞奔回来,“报将军,前方发现薛仁杲的大军,已列阵于前方不远处。”
李世民听闻,眼神中闪过一抹兴奋与坚定,他深知这一战无法避免,且必须取胜。他望向身旁的将领们,高声道:“众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我大唐兴衰。薛仁杲妄图阻挡我军西进之路,我等定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破敌!”
众将士齐声呐喊:“愿听将军指挥!”
此时,战场上的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薛仁杲的大军严阵以待,他们人数众多,且多为久经沙场的悍勇之辈。
薛仁杲骑在高头大马上,心中也暗暗得意:“李世民,你莫要以为我陇右军队好欺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世民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阵容,心里却在迅速谋划着战术。他一边观察,一边对身边的李靖说:“李靖将军,敌军看似人多势众,但他们阵脚略显松散。可命骑兵从侧翼突入,冲击他们的薄弱之处,然后再由步军跟进围剿。”
李靖点头称是:“此计甚妙,将军眼光犀利,依将军之策,必有胜算!”
战斗的号角吹响,唐军如离弦之箭冲向敌军。李世民身先士卒,他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眼神专注而冷酷,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杀敌取胜!
薛仁杲的士兵们看到唐军如此勇猛,一开始还试图抵抗。 “兄弟们,杀啊!今日取了李世民的人头,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薛仁杲的将领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
但唐军毫不畏惧,他们紧密配合,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支骑兵曾会同突厥援军骑兵多次站恶战沙场,战斗经验十足。
战场上,喊杀声、刀剑碰撞声震耳欲聋。唐军将士们心中怀着对胜利的渴望,每一次挥刺都充满力量。
“看,李世民就在前面,杀了他!”有敌军认出了李世民,纷纷朝着他围拢过来。
李世民毫无惧色,他大喝一声,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几个靠近的敌军瞬间被他挑落马下。
“吾等为大唐而战,岂会惧你们这群乌合之众!”李世民心中想着,更加奋勇杀敌。
在唐军骑兵的冲击下,薛仁杲军队的侧翼很快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催战鼓击响的第一声,李靖等将领便立即率领步军冲锋跟进,开始围歼敌军。
薛仁杲的士兵们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唐军,开始慌乱起来。
“不好,敌军太强,快撤!”薛仁杲看到形势不妙,大喊道。他的士兵们开始狼狈逃窜。
李世民乘胜追击,唐军一路追杀。薛仁杲的军队在慌乱中丢盔弃甲,被斩杀者达数千人。
李世民望着溃败而逃的敌军,决定不给敌军喘息之机。 “追!绝不能让薛仁杲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李世民果断下达追击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