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不多时,李世民被迎进了府堂,河池太守萧瑀已经在那里等候。
萧瑀看到李世民前来,心中也是一番揣度。他知道如今局势动荡,李渊起兵之后势力日益壮大,而李世民作为李渊之子,更是勇猛善战,声誉在外。此时他的内心在对未来的权衡中略带犹豫,但表面上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热情。
李世民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萧大人,久仰大名。晚辈今日前来,一是奉家父之命,二来是有要事相商。”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李渊写给萧瑀的一封信,双手递上。
萧瑀接过信,慢慢展开阅读。信中的话语诚恳而富有感染力,李渊在信中言明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困苦,李渊欲举大义之旗平定天下,拯救苍生,特邀请萧瑀共襄盛举。
萧瑀读完信后,心中一动。他想,自己本就是隋朝官员,可如今隋朝风雨飘摇,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难以施展,而李渊父子,看起来更有成就一番大业的可能。
李世民见萧瑀读完信后沉思不语,便接着说道:“萧大人,如今之隋朝,朝纲不振,奸佞当道,民不聊生。家父兴兵,只为恢复秩序,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大人德高望重,若能与我们一同举事,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名垂青史。”
萧瑀抬起头,看着李世民,坚定的说道:“秦王殿下,老夫也早有此想法。只是不知贵军如今有何规划?”
李世民大喜过望,抱拳说道:“大人果真深明大义。如今我军即将西征薛仁杲,待平定西部之后,便要进军中原。大人若能献出河池郡,无疑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于是,在这场会面结束时,萧瑀心中已经决定献河池郡归唐。
此刻宴席之上,看到窦琎看向自己,立即起身,向在座诸位直言表达了献河池郡归唐的决心。
李世民回到长安后,向唐王李渊汇报了攻打薛仁杲的战况,并讲述了窦琎、萧瑀愿意投效的事情,唐王非常高兴,李渊当即册封窦琎为工部尚书燕国公,萧瑀为礼部尚书宋国公,同时命二人继续驻守扶风、西池两地。
西征的胜利暂时稳定了长安西部的时局,考虑到东部尚有屈突通军队还在硬着头皮死扛拒降,李渊听取谋士的建议,决定先派人到河东招降屈突通。
面对时易世变、今非昔比的李渊政权,屈突通能否审时度势成为识时务者的俊杰而顺利被招降呢?我们下章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