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收获(3 / 8)

写着“冀州农民李哲首创无供暖大棚技术,反季黄瓜每斤八元震动菜篮子工程”,报道是去年冬天的。

    他用指尖蹭了蹭“八元”俩字,倒抽一口凉气——夏天集市上的黄瓜才三分钱一斤,这冬天的黄瓜,竟翻了两百多倍?

    他早听说邻村大营村的李家种大棚挣钱,去年冬天还见李家卡车在村外过,当时就觉得有些不简单,可真没料到能挣这么多。

    昨儿去镇里开会,陈镇长拍着桌子说“要学大营村,搞‘一带一镇蔬菜大棚扩展计划’”,还特意夸了大营村村支书王铁头,那老小子当场把下巴翘得老高,眼睛都快瞟到天花板上了。

    陈镇长当时还特意叮嘱,‘广播的时候,把黄瓜价改成六块一斤。’

    陶大粪到现在也琢磨不透——价越高,村民才越愿意种,咋还往低了说?

    可他也懒得费那脑子,镇长咋说,他就咋办。

    伸手拧开广播开关,“滋啦”一声电流响,他对着话筒吹了两口气,清了清嗓子:“各位村民请注意,我是杨马村支书陶大粪,今儿给大伙说个致富的事儿……”

    广播声顺着电线飘到杨马村东头。

    马家气派的砖瓦房里,马长河正坐在掉皮的人造革沙发上,手里攥着张信用社的贷款单,笑得眼角皱纹都挤到一块儿了。

    “媳妇,你看!五千块贷款批下来了!”他把单子往媳妇王慧兰面前递。

    王慧兰挺着九个多月的大肚子,正坐在炕沿拾掇小孩的衣服,听见这话,慢慢抬起头,脸上也绽开了笑:“这下如了你的愿,能建蔬菜大棚了。”

    马长河之前跟着李哲种过一个月大棚,虽说技术只学了个半吊子,可亲眼见李哲靠大棚挣了钱——他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正说着,广播里陶大粪说起李哲大棚的事,马长河“噌”地站起身,眉头一下子皱紧,多了一丝紧迫感:“你家这大闺女咋还没来?让她早点来盯着你,就是拖拖拉拉!”

    王慧兰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产期越来越近,身体也愈发笨重,却还是轻声安慰:“没事,我一个人也能行。”

    “那咋成?你产期就这几天,身边离不得人!”马长河走到炕边,伸手扶了扶媳妇的胳膊,语气软了些。

    “那你还天天往外跑。”王慧兰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一句。

  &nbs

最新小说: 我们[暗恋] 雷神大洪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体育及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