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这些藏品后续升值潜力都不大,全程只是默默观察,没流露出任何兴趣。
一旁的洪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等郑彦博介绍完,赶紧拉着他走到一边,压低声音说:“表哥,李哲老弟手里有不少外汇券,他眼光高,想找些价值更高、未来能暴涨的收藏品,刚才这些他都没瞧上,本来还想着待会儿去友谊商店碰碰运气呢。”
郑彦博一听“外汇券”,眼睛瞬间亮了,连忙转过身看向李哲,语气里带着几分神秘:“李同志,其实荣宝斋还有内柜,里面藏着不少珍贵藏品,一般只卖给国内高级干部、特殊人士,或者外国友人,有外汇券也可以购买。
刚才给你看的,都是普通展区的藏品,内柜的藏品才是真正有大潜力的。”
李哲一听“内柜”,顿时来了精神,往前凑了半步:“郑师傅,内柜里有哪些藏品?”
郑彦博领着两人走到偏厅最里面的一个红木柜子前——那柜子看着就年头不短,柜门上还雕着缠枝莲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铜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缓缓拉开柜门。
柜子里铺着深红色的绒布,整齐地摆放着几件藏品。
郑彦博先取出一幅卷轴,两只手小心地展开,生怕给弄坏了:“这幅是齐白石的《墨虾图》,你看这虾的形态,虾身的通透感,还有虾须的灵动,都是齐白石的典型风格,是他晚年的作品。
现在要价八万六千外汇券,齐白石的画不用多说,往后几十年,价格肯定会稳步上升。”
李哲凑过去,眼睛紧紧盯着画中的虾,齐白石的画作自然不用多说,只要是精品画作绝对价值连城。
可兴奋过后,他又有些担心,他不懂书画鉴定,担心买到假货。
郑彦博收好墨虾图,弯腰取出另一幅卷轴。他手上动作比刚才还轻,像是怕碰疼了什么宝贝,一点点把绢布展开时。“你再瞧瞧这个——”
他声音里带着点藏不住的得意,“张大千四十年代画的《青城山水图》,是他从敦煌临摹回来的作品,价值九万二千外汇券。”
李哲凑过去看,只见画里的山峦是透亮的青绿,岩壁泛着赭石的暖调,山脚那座寺庙的院墙更是明黄得晃眼,颜色浓得像要滴下来,却又层层迭迭透着劲。
“你仔细看这色彩。”郑彦博用指腹轻轻蹭了蹭画边,“张大千在敦煌待了三年,天天对着那些老壁画临摹,回来后画风全变了。他最会用这种艳色,却一点不扎眼,你看这山水,又厚重又灵,像是能走进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