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被缠得没法,只得应了。
他本就不是扭捏的性子,既应了,便索性做得敞亮。
加入【黑白学宫】也好,太渊这学宫兼容并蓄,正好合他心意,也省得被一帮不能打不能骂的老和尚烦着。
九如和尚加入【黑白学宫】后,就把自己的【三十二相功】拿了出来,供众人参详。
“你们要是有人可以在先天之前参悟出【三十二相】,和尚我亲自收你入门!”
九如和尚这话不止是对那些学子说的,其实也是对一些佛门里的人说的。
因为这段时间,总有一些所谓的大师,托着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想要求见他,说什么聆听大僧的教诲。
搞得九如和尚烦不胜烦。
偏偏人家态度恭敬至极,拍的马屁也是清新脱俗,恨不得说他就是那世尊在世,佛陀临凡什么的。
当众人得知九如和尚收徒的基本条件后,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有心思狭隘的忍不住嘀咕着,“这要求也太苛刻了吧?先天之前参悟三十二种武道真意,怕不是强人所难?”
话音刚落,就被旁边人怼了回去,“怎么就强人所难了?大僧自己不就是在后天境悟出来的?他还是开创者呢!如今让你照猫画虎都做不到,还好意思说三道四,哼,奸佞小人!”
那嘀咕的人涨红了脸,梗着脖子道:“哼,说得好像你已经是大僧弟子了似的!就你这样的,也想成先天?”
“我不成,不代表旁人不成。”对方也不恼,扬声道,“没瞧见花生大师么?他不就是大僧的高徒?年纪轻轻便灵慧超绝,定是悟透了真意的!”
“你……”那人心虚,却仍嘴硬,“你是何人?敢这般跟我说话,可敢报上名号?”
“有何不敢?”对方挺了挺胸膛,朗声道,“在下伦文叙!”
众人一听这名字,倒有不少人点头。
伦文叙是学宫有名的才子,虽主修文,却也兼修武道,悟性不俗,难怪敢站出来说话。
…………
接下来的几十年,是风云激荡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时代。
朝廷直接加大了修行方面的投入,人力物力,各种资源等。
本以为朝廷支持不住这种大规模的消耗,但是在众多优秀人才进入了朝堂和江湖之后,反而为朝廷带来了想象不到的收益。
国土方面,由于军士们都是武道高手,配上先进火器,几乎是横扫一切。
东北方的朵颜三卫,野人女真早就伏首,甚至朝鲜半岛也被攻占;而西北方的吉利吉思,东察合台汗国也被纳入了大明的版图;而西南方的几个小国更是不值一提。
所以大明如今的版图远超开国之时,而朱厚照更是被歌颂为“圣天子”云云,连太渊道人也跟着受尊崇,说他“以道辅国,功盖千秋”。
不到十年,在第九年的时候,王阳明一举叩开天门,成就天人,自此,儒家也有了自己的天人级。
儒家学子奔走相告,欢庆震天。
十年后,先天级高手出现了十几人。
佛道儒三教都有,江湖上各门各派也出了不少。
因为太渊道人已经通过【黑白学宫】,把先天之秘——玄关一窍的法门,逐渐流传了出去,更是为天下人详细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