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喷发这些天灾地害是常态,生命和财产可能在瞬间被摧毁,这种环境,会催生一种意识底色——无常观。”
绯村剑心修的是“剑禅合一”,对佛教理念本就熟悉,闻言喃喃道:“一切皆苦,诸法无我,诸行无常……”
太渊点点头,道:“这就是我说的文化属性,即认为万物并非稳定延续,一切美好都是短暂易逝的,灾难可能在瞬间降临,毁灭一切。”
“佛家理念非但不否定无常,反而直接承认它,并提供了超越之道。净土宗许诺了一个稳定的“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归宿;禅宗则教导人在顿悟中超越生死,在“此刻”找到永恒。都是在倡导直面并超越无常,自然容易被接受。”
绯村剑心若有所思。
经过师父这么一指点,他好似山中迷路的人找到了一个方向。
他自己本人走的是“剑禅合一”的路子,精修剑道和禅法,剑心通明,意志通透,结合自身所见所闻,也大致明白了为什么儒学能在日本大行其道。
绯村剑心抬头道:“师父,弟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太渊颔首:“你说。”
绯村剑心整理道:“正因为自然不可控且充满威胁,所以建立一套精确、稳定、可预测的社会秩序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儒学不谈论来世,它专注于如何在现世构建一个稳定、和谐、有秩序的社会。通过“礼”来建立严格的社会等级、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创造一个稳定、可预测的世间秩序,以对抗外部世界的混乱和无常。”
太渊点头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安感和无常观,需要即刻的行动、秩序的构建和终极的慰藉。故而,要么如释家一样寻求涅槃超越,要么像儒家一样努力构建人造秩序,这是一种“对抗无常”的姿态。”
顿了顿,太渊接着道:“而道家思想,它需要的“土壤气候”是一种对天地自然的广博信任感和内在从容,这种心态只能诞生于地大物博之处。”
“好比华夏中土,虽也有灾害,可疆域广阔,山河稳固,黄河长江千年流淌,泰山华山万古矗立,人在其中,自然会生出‘天地长久’的稳定感,作为心理的底色。但在日本这个“摇动的船”上,这种深厚的安定感难以扎根。”
绯村剑心彻底明白了。
按照师父太渊的梳理分析,日本的文化属性基础是“天地骤变,吾辈当共同努力以存”。
这种源自地理环境的“不安”,缺乏对自然的终极信任感和深邃的安定感,为道家思想的进入设立了一道极高的心理门槛,因为那需要一种“天地长久,吾可悠然”的心理基础。
“唉——”他轻轻一叹,语气里有释然,也有几分无奈。
有些事情,真的是天注定啊。
…………
那一次对话过去后,绯村剑心也算是放下了一丝执念。
境界有所提升。
又是数年过去,大明的航海技术越来越先进,从朝鲜半岛出现,抵达最近的日本对马岛,半天时间都不需要。
他对这个民族的观感向来复杂,抛去前世带来的负面印象,平心而论,太渊个人认为,这个民族勤奋、好学、能吃苦、够狠,不怕牺牲、服从、不要脸,这样的民族只要找到路子,一定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