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太渊相信,人足够强,狼也会变成狗,不够强,狗也会变成狼。
为了让大明有着忧患心,能在压力下保持前进,太渊与朱厚照商讨后,没有选择去占据这片灾害频发的土地,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大明帝国作为东亚这片大地上影响力最强的国家,为了加强地区性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决定给予日本国相应的援助,帮对方建立起了基础工业和教育。
“既是学徒,总得守些我们的文化规矩。”朱厚照半开玩笑地对日本来的使者说。
日本皇室自然不敢怠慢。
为了更好地“承接”大明的援助,也为了向这位“老大哥”表忠心,皇室下了诏令,倡导举国学习“雅言”——也就是大明的官话。
一时间,日本各地都贴满了“学雅言、识汉字”的告示,连街头的小贩都得背几句“你好”、“谢谢”,否则连生意都做不成。
这股风气一吹,就是二十多年。
如今,日本的通用语早已变成了汉语,街头的招牌、官府的文书、甚至寺庙里的经文,都改用了汉字。每年开春,京都的【红莲院】都会选出最优秀的学子,背着行囊登上巨船,远赴大明的【黑白学宫】留学……
只是几十年被压着学习汉语,学习汉字,跟着大明的步子亦步亦趋,这个国家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好似太渊前世记忆里的一些香蕉人,不少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潮流冲击,流行过洋节,说外语、喜欢西方食物风俗等等。
日本如今也成了这副模样。
以前的日语渐渐成了乡下老人才会说的“方言”,年轻人开口便是流利的汉语,写的是工整的汉字。
他们学着大明人的样子过春节、端午,穿宽袍大袖的汉服,连发髻都梳成中原的样式。
街头最时髦的打扮,是模仿大明江南的“书生巾”、“襦裙”,姑娘们以能唱大明的昆曲为荣,小伙子们则盼着将来能在大明定居……
太渊偶尔会从报纸里看到这些描述。
指尖轻轻敲着案面,神色难辨。
看着一个民族渐渐失了自己的根,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复杂。
但路是自己选的,也是大明引的,往后如何,终究要看他们自己
………
江湖朝野,风云流转如江河奔涌。
当今的东方大地,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太渊带起的时代潮流影响到了整个东方大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只是潮起潮落间,故人也如秋叶般接连凋零。
不曾突破先天的,纵然后天内炼功夫再精妙,也熬不过百来岁的寿数。
先天境界的“玄关一窍”是道生死关,过得去便有两百年甚至更长寿数,过不去便只能听凭时光锉磨,而这关隘,从来只能靠自己撞开,旁人半分帮不得。
意外的是太渊的三弟子白凤。
在得到太渊真炁滋养下,这么多年下来竟然还活着。
腊月二十五日。
天寒有雪,可这一日的泰山下,却挤满了人。
万头攒动中,陆西星询问李时珍,“五师兄,你这次不走吗?”
李时珍脸上漾着淡笑:“长庚你要留在中原传承道统,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