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剑会友?”
余万山眼睛瞬间亮了,战意勃发。
可他不敢擅作主张,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载静云,等待指令。
载静云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在黄侃和太渊之间转了一圈,心中念头飞转。
这黄季刚方才还与太渊暗中传讯,此刻便如此信心十足,莫非,有必胜把握?
还是说……只是空城计?
他心中思忖道:“这些人里能出手的也只有这位太渊了。”
此人虽然窥叹到我修行的关窍,但十指莹白细腻,没有厚茧,不似久经磨砺之辈,应该是和自己一样懂些养气修身的法子,不善打斗。
想到这里,载静云又想起余万山的本事——这位可是前清的一等带刀侍卫,实打实的大内第一高手。
或许这太渊懂些练炁的门道,比普通人厉害,但真要论打斗,肯定不是万山的对手。
想到这儿,载静云定了定神,对着余万山微微点头:“既然诸位先生有此雅兴,那就依季刚先生所言,以剑会友,点到为止。”
“好!”余万山当即踏出一步,一股凌厉的气势陡然升腾,他盯着太渊,语气里满是战意,“太渊先生,咱们现在就找个地方……”
“慢着。”太渊抬手打断他,语气平静,“北大是做学问、做研究的地方,刀光剑影的,扰了清静不说,还会吓到学生。这里不适宜动刀兵。”
余万山的脚步猛地顿住,眉头一锁。
看向自家主子,没得到许可,不敢擅自反驳。
载静云也觉得太渊说得在理,北大毕竟是教育之地,真要在院里打斗,传出去对他也没好处。
他看向太渊,语气缓和了些:“太渊先生说得是,是我们考虑不周。那先生觉得,哪里合适?”
太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时间就定在三天后的中午吧,日头足,光线好。至于地方……我觉得紫禁城西侧武英殿前就很合适,金水相激,风气流动,正合兵击之气。”
“放肆!”
余万山猛地爆喝一声,声如雷震,震得窗户都晃了晃。
“那可是皇宫大内!就算现在是民国,也是逊帝的居所,岂容你在此处动刀兵?!”
他怒目如电,直刺太渊,却见对方神色淡然,自己的凌厉目光竟如泥牛入海,不由心头微凛。
刚才他对黄侃释放“目剑”时,只用了一分力,太渊能化解还能理解。
可现在他差不多用上了八分力,对方依然毫无反应,这绝不是普通养气能做到的!
难道……对方的修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深?
而余万山这一声怒喝,让屋里的人都不自觉吓了一跳。
其他人听了太渊的话,也都是一阵侧目,哪怕是蔡孑民、钱玄同和黄侃他们一干人。
虽然现在是民国了,溥仪也已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紫禁城内,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其御茶膳房仍保留。
所以,排场程度上毫不逊色从前皇帝生活,还有宗人府、有内监……
现在太渊直接说在紫禁城内动刀兵,放在前清,那可是大不敬,诛三族都有可能。
“你喊什么喊?!”黄侃突然拍了下桌子,眼睛亮了起来,“溥仪早就是退位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