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提取和转化模型,并尝试进行实验上的改进,争取能够实现该装置的小型化、可控化以及稳定的能量输出。”
“嘶——”
饶是三位院士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听到秦风这第一个“初步构想”,还是忍不住齐齐倒吸了一口凉皮——哦不,是凉气!
李明远院士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几滴茶水溅了出来。他赶紧放下茶杯,用纸巾擦拭,以此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平静。
小型化?可控化?稳定输出?这小子,说得轻描淡写,好像是在讨论改进一个电饭煲一样!那可是“宇宙能量之心”啊!从理论到原型机,都足以颠覆现有物理学认知,甚至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玩意儿!每一个目标——小型化、可控化、稳定输出——单独拎出来,都够一个庞大的国家级科研团队啃上十年八年了!他居然将其作为博士研究的“一个”构想?
张卫东院士的嘴角不自觉地抽搐了几下。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为了攻克一种新型合金材料的某个微不足道的性能参数,带着团队熬了多少个通宵,掉了多少头发。再看看秦风这“初步构想”……人比人,真是能当场把人气出心肌梗塞!
王浩然教授则在心里默默盘算:如果“宇宙能量之心”真能实现小型化稳定输出,那对计算科学意味着什么?无限能源?驱动远超现有任何计算机的超级运算设备?他感觉自己的研究领域,可能要被这小子从根基上进行“格式化”了。
“咳咳,”李明远院士干咳两声,强作镇定地说道,“嗯,这个构想……很有前瞻性,也很有挑战性。深化‘宇宙能量之心’的研究,确实意义重大。好,很好。那么,第二个构想呢?”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不至于显得太“没见过世面”。
秦风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三位导师内心的波涛汹涌,继续平静地说道:“第二个构想,是关于常温超导材料。我本科期间侥幸合成出了一些初步的样品,但其微观机理和宏观应用还有待深入探索。我计划研究这类新型常温超导材料在量子信息处理,例如在构建高稳定性、高相干性量子比特,或者在量子计算芯片的互联与信号传输等方面的全新应用前景。”
“轰!”
如果说第一个构想是深水炸弹,那第二个构想简直就是在三位院士的心湖里引爆了一颗氢弹!
张卫东院士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常温超导!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圣杯啊!秦风这小子,不仅“侥幸”合成了出来,现在还要将其应用到量子信息处理上?这是要一个人包揽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他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这刺激了。
王浩然教授更是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量子信息处理的瓶颈之一就是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相干性,以及高效的信号传输。如果能有性能优异的常温超导材料作为支撑……那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进程,岂不是要被秦风这小子坐着火箭往前猛推一大截?他看向秦风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妖孽”变成了“仰望神明”。
李明远院士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平静,但微微颤抖的胡须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深吸一口气,感觉会议室里的氧气都有点不够用了。他艰难地开口:“常温超导……应用于量子信息……嗯,这个方向……也非常好,非常……有战略价值。”他发现自己的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