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苏婉的空盘子。
“婉婉,今天初一来拜年的人多,你帮着收拾一下客厅。”
吃完早饭,王素英自然地吩咐道。
整整一天,苏婉像个小工一样被使唤来使唤去。
擦桌子、洗水果、倒茶、收拾瓜子皮,而婆婆则坐在沙上和来访的亲戚聊天,偶尔朝她投来审视的目光。
晚上,苏婉累得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对明远说:“你妈今天让我干了好多活。”
“过年嘛,忙是正常的。”
明远刷着手机,心不在焉。
“但我感觉她像是在考验我,或者”
苏婉斟酌着用词,“给我下马威。”
“你想多了,”
明远终于放下手机,搂住她,“妈就是那样的性格,干活麻利,看不得别人闲着。
我从小到大都这样过来的。”
苏婉不再说话,但心里种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正月初三,按照习俗是回娘家的日子。
苏婉早早起床准备,却看见婆婆一脸不高兴。
“明远说他今天公司有点事,去不了你家了。”
王素英一边和面一边说。
苏婉愣住了:“可是早就说好了今天回我家的啊。”
“公司的事重要还是回娘家重要?”
婆婆的语气强硬起来,“男人要以事业为重,这点道理你不懂?”
苏婉回到房间,立刻给明远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丈夫支支吾吾:“妈说今天有几个重要亲戚要来,让我在家等着。
回你家的事,改天吧。”
那一刻,苏婉明白了什么。
她平静地换好衣服,拎起包走出卧室:“明远不来,我自己回去。”
婆婆顿时愣住了,手中的面团掉在案板上:“这像什么话?新婚媳妇自己回娘家,别人还以为我们家对你不好呢!”
“那我该怎么办呢?妈。”
苏婉故意用了敬称,语气却冷得像冰。
最终,明远还是被叫了回来,不情愿地开车送苏婉回娘家。
一路上,两人几乎没有说话。
到了苏婉父母家,气氛截然不同。
苏母早已准备了一桌好菜,不等女儿伸手就推她去休息:“路上累了吧,快坐下歇着,这儿不用你。”
吃饭时,王素英打来电话,明远走到阳台接听。
苏婉透过玻璃门,看见丈夫不断点头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凉意。
回家路上,明远终于开口:“妈有点不高兴,说我们这么早就走了。”
“所以呢?”
苏婉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
“以后能不能多迁就妈一点?她年纪大了,观念传统。”
苏婉没有回答。
她想起母亲悄悄对她说的话:“在婆家要勤快,但也不能太好欺负。
界限感很重要,不然一辈子受累。”
那时候她还不完全理解这话的分量,现在却渐渐明白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婉尝试用各种方式与婆婆相处。
她买礼物,主动聊天,甚至在婆婆生日时精心准备了一场家庭聚会。
但王素英总是若有若无地保持着距离,时而亲切时而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