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升。\"他从抽屉里又拿出点独活,\"你不是说有时候晕得厉害?《日华子本草》说葛根能'破血',叶天士也说它能让'气血活,诸痹自愈',加上这独活,既能祛风湿,又能引药往上走,帮着打通瘀住的地方。\"
正说着,门被推开,一个穿工装的汉子扛着个工具箱走进来,脖子歪着,走路一颠一颠的。\"岐大夫,救命!\"汉子把工具箱往地上一放,捂着脖子直咧嘴,\"昨晚卸完货,躺驾驶室里眯了会儿,醒了脖子就动不了了,跟焊死了似的。\"
是跑城乡货运的老王,常来给岐仁堂送药材。岐大夫让他坐下,伸手按了按他颈肩:\"你这是累着了加受了凉。驾驶室里开着空调睡,脖子歪着,气血在这儿打了个结。\"
老王苦着脸:\"可不是嘛!跑长途就得在车里睡,天热不敢关空调,关了像蒸笼。这脖子疼得,方向盘都快抓不住了。\"
\"你这情况跟晓雨又不同。\"岐大夫对晓雨说,\"他是长期久坐,气血本来就运行得慢,再歪着脖子睡,寒气一堵,就像水渠拐了个急弯,水流直接堵死了。\"他给老王也开了葛根汤,只是把麻黄减了点:\"你比张大妈虚些,麻黄少放克,别让汗出太多,伤了元气。\"
老王接过方子,又问:\"那我这脖子后面也鼓了个包,能消不?\"
\"能。\"岐大夫肯定地说,\"那包就是瘀住的气血,葛根能活血,加上你以后别总在空调房里歪着睡,多活动活动,气血通了,包自然就下去了。张大妈那包比你这还大,喝了三个疗程,现在摸不着了。\"
晓雨听得心痒痒:\"岐大夫,那我这药该咋喝?\"
\"先给你开七副,算一个疗程。\"岐大夫拿起纸笔写方子,\"用法得讲究:用一升水,先煮麻黄和葛根,煮到还剩八升水的时候,再把其他药放进去,小火煮到剩三升,分两次趁热喝。\"他抬头看晓雨,\"记住,得趁热喝,喝了盖层薄被,出点小汗最好,别出大汗,那是伤了津液。\"
\"这药苦不苦?\"晓雨皱皱鼻子,她从小怕吃药。
岐大夫笑了:\"里面有生姜和大枣,能调味,不算太苦。嫌苦就多放两颗枣,《神农本草经》说大枣'安中养脾',正好帮你补补被冰坏的脾胃。\"
他又写了个泡脚方:\"你白天上班没时间喝药,晚上回家用这个泡脚。葛根十五克,桂枝九克,炙甘草六克,芍药九克,生姜五片,大枣三枚掰开,煮半小时,水温合适了泡二十分钟,连泡五天。\"
\"这泡脚方跟喝的方子有啥区别?\"晓雨接过方子,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
\"喝的是从里往外调,泡脚是从外往里通。\"岐大夫解释,\"你天天穿高跟鞋,脚离心脏远,气血到这儿就弱了,泡脚能把热气往上引,帮着疏通颈肩的经络。不过这方子得忌嘴,冰的、凉的、辣的,这七天都别碰。\"
晓雨赶紧点头:\"我记住了!为了脖子,冰美式我戒了!\"
李大妈在旁边笑:\"这就对了!张大妈以前顿顿离不开冰啤酒,喝药那阵子,她老头给她冻的酸梅汤都不碰,说可不能辜负岐大夫的方子。\"
正说着,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跑进来,手里举着张成绩单:\"岐爷爷!我妈让我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