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出来,大喊:“降者免死!顽抗者杀无赦!”
羌人士兵本就没了粮草,又中了埋伏,哪里还有心思抵抗?有的扔下兵器投降,有的四散奔逃,还有的被汉军斩杀。羌人首领见大势已去,想拔剑自刎,却被冯奉世的亲兵生擒。这一战,汉军斩杀羌人首级数千,俘虏了羌人首领和部落贵族数十人,其余羌人要么投降,要么逃入深山。
平定羌乱后,冯奉世没有对投降的羌人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安抚”之策:他下令释放投降的羌人百姓,给他们分了土地和种子,让他们回家种地;又召集羌人的部落首领,对他们说:“大汉与羌人,本是邻居,应该和睦相处。之前是汉朝的官员有错,不该欺压你们,我已经奏请陛下,罢免了那些贪官污吏。今后,只要你们不再叛乱,大汉就会保护你们,还会给你们提供帮助。”羌人首领们见冯奉世说话算话,又得了实惠,纷纷跪倒在地,发誓“永不再叛”。
随后,冯奉世又下令修复被羌人破坏的县城,重建官府和百姓的房屋,还派士兵护送逃难的百姓回家。陇西的百姓见家园恢复了,都对冯奉世感激涕零,有的还送来了酒肉、粮食,冯奉世却一一谢绝,说:“我是大汉的将军,保护百姓是我的本分,这些东西,你们留着自己用吧。”
冯奉世平定陇西羌乱后,带着俘虏的羌人首领和缴获的兵器,回到了长安。汉元帝握着冯奉世的手,感慨地说:“冯将军,你辛苦了!若不是你,陇西的百姓还在受苦,大汉的边疆也不得安宁啊!”随后,元帝下旨:晋封冯奉为“关内侯”(此前虽有食邑,此次为加赏),增加食邑两千户,还赏了他一座府邸。满朝文武也纷纷向冯奉世道贺,称赞他“老当益壮,是大汉的柱石”。
可冯奉世却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他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元帝,说:“陇西之乱,虽已平定,可边疆的隐患还在。臣恳请陛下,在陇西增设屯兵,派清廉的官员治理地方,再与羌人建立互市,让他们能通过买卖获得所需之物,这样才能长久稳定边疆。”元帝见冯奉世想得长远,当即准了他的奏请,下令在陇西增设了三个屯田区,派了一批清廉的官员去任职,还在边境设立了互市,让汉人和羌人可以自由买卖。
此后几年,冯奉世一直在朝中任职,担任左将军、光禄勋等职。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每天早起练剑、看书,处理公务时也总是兢兢业业,从不徇私枉法。有一次,他的儿子冯野王想通过他的关系谋取官职,冯奉世却严厉地说:“大汉的官职,是给有才能、能为百姓做事的人的,不是给咱们冯家谋私利的。你若有本事,就自己去考科举、立军功,别想着靠我!”冯野王听了,羞愧不已,后来果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清廉的官员。
到了元帝建昭二年(前39年),冯奉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元帝得知消息,十分悲痛,下令辍朝三日,追赠冯奉世为“烈侯”,还派官员去祭奠他。《汉书》的作者班固,在写冯奉世的传记时,特意写下了“博览书传,明习兵法”八个字,还评价他“数出西域,平定叛乱,为汉边疆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这短短几句话,却是对冯奉世一生最好的总结。